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474T/202201-00192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万家乡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2-01-26 10:43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政府工作报告 |
信息来源 | 万家乡人民政府 | 主题导航 | 综合政务 |
信息名称 |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5日在万家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 内容概述 |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完成了乡十七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21年,全乡财政总收入3068.3万元,较2020年增长49.74%。固定资产投资18813万元,城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完成了乡十七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21年,全乡财政总收入3068.3万元,较2020年增长49.74%。固定资产投资18813万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12%。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夯实。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万家水库封库令正式发布,正在开展水库实地调查。唐古湾旅游综合体项目一期建成运营。项目招引成效显著。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争取到位资金3300万元。总投资1亿元的和宁生物科技项目由我乡招引并已完成厂房建设,上海高端汽车零部件、浙江蓝城乡村振兴项目正在对接。要素保障扎实有力。用好“增存挂钩”政策,有序推进大龙村村庄整治试点争取增减挂指标,完成2019年5批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验收,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增减挂钩土地复垦4亩,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三农”成果持续巩固。聚焦产业富民。依托电商推广山核桃、笋干等特色农副产品,成功创建安徽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镇,新增2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加快示范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新增宣城市级家庭农场1家,宁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2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十佳基层科普能手2人。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聚焦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万家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强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建成运营“生态美超市”4个,完成农村改厕142座,完成5个村庄整治点整治工作,新增宁国市“最美自然村”1个。常态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五清一改”工作,巩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万家村获评宣城市第三批乡村振兴“十镇百村”示范村。聚焦基础设施完善。高质量完成1.45公里七娘路(七扎口-淌水港)提升拓宽工程,2处桥梁重建工程,12公里道路养护工程,5公里安防工程。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大龙村葡萄坝)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600亩。高品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精品景观河堤、沿河游步道,使其成为我乡新的旅游“打卡点”。投入180万元完成铜锣坞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并先后完成3处饮水工程拦河坝取水口修复、集镇供水工程水源地改造、水质消毒设备更换,有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扎实开展河道清淤项目、桂竹坝、栗山脚河堤等水毁修复项目。聚焦文明乡风提升。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保留往届宣城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3个,新增宣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1个、新风堂1处。承办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化宣讲基层行活动,在万家村试点开办农民夜校,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理论政策。积极申报宣传好人事迹、先进典型,获评最美家庭(文明家庭)3户,宁国好人2人,百优新时代好少年2人。
三、合理发挥绿色优势,生态效益有力彰显。污染防治持续发力。积极落实河长制,成功创建宣城市级“河长制”示范点。建立生态环保监督长制度,大力开展乱排乱倾专项巡查整治,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3家。加强秸秆禁烧、山核桃脱蒲加工管理,实现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绿色转型不断深化。巩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村庄创建成果,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深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完成退化林修复2500亩,封山育林14000亩,森林抚育50000亩,创建市级森林抚育示范片1个。完成51465亩天然商品林停止商业性采伐,发放管护补助资金81.93万元,惠及农户3449户。扎实推进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开展集体山林权股份制改革试点,完成山核桃托管经营约2500亩。全域旅游提速提效。政府合力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成功举办唐古湾“高峡飞舟”开漂启动仪式。依托“皖南唐古拉”旅游线路开发,加大对外招商对内整合,配合市文旅投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开发全乡旅游资源,完成“黑洞”概念规划编制。积极洽谈引进吴越古道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对接浙江客商投资仙人洞,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完成宣城市级非遗项目《采茶舞》视频拍摄。新增乡村旅游精品民宿1家,新建旅游厕所1座,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乐利峰附近三千余亩野樱花被人民网、新华网、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乡村旅游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认真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显著增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实施精准帮扶。持续推动殡葬改革、乱埋滥葬专项整治,建成启用万家村中心公墓、维修改造大龙村公墓、启动西泉村公墓选址,集中安葬率达93.45%。开设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转移劳动力就业50人,完成企业用工服务260人。完成危房改造2户,灾后民房重建1户,实施移民后扶项目1个。发放各类财政惠农补贴资金885.69万元,惠及农户19457人次,计生各类利导资金82.7万元,惠及3185人次,发放应急救灾资金13万元,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完成3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完成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面对汛期连续强降雨威胁,广大党员干部立即进入防汛战斗状态,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线,成功处置大小险情45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500余人次,以最强的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省级卫生乡和大龙村省级卫生村创建材料申报及考核,力争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3792剂次,疫苗接种工作整体顺利推进。完成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乡镇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征兵工作,向部队输送3名合格士兵(含1名大学毕业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加强。扎实做好拥军优属、退役军人服务工作,高标准建成退役军人服务站,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发放优抚资金94.41万元。社会治理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序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稳步推动“八五”普法,培育法治家庭40户、法律明白人128人。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接待法律咨询7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0余人次。参加“我为普法 普法为我”系列活动,荣获法治漫画三等奖。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顺利完成重要敏感时期维稳安保任务。成功化解信访积案1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七人普”。完成了村委会换届、村集体经济换届、计划生育协会换届等组织换届工作。
五、扎实开展自身建设,作风效能明显提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策解读,公开政务信息929条。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件,党员代表建议8件,办结市长热线41起,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坚持高效施政。强化督查考核、效能问责,发布文明城市创建、电子医保激活等督办通报10期。以服务群众为主旨,全面完成乡级为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积极推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网络办件覆盖率达99.75%,有效提升办事便捷度。坚持廉洁从政。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结合“学党史 大走访 办实事”、“集中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发放群众联系卡3000余张,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118个。加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管,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严格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各位代表,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七届人民政府各项工作圆满收官。回望过去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乡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锚定目标、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接续奋斗,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2021年全乡财政总收入是2017年的3.6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是2017的1.3倍。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四位数增长。成功引进招商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到位资金10425万元。“互联网+农业”不断深化,荣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乡镇,先后培育省级电商示范村4个,实现电商示范全覆盖。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宣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家庭农场6家、示范合作社6家,宁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示范家庭农场6家、示范合作社5家。
五年接续奋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我们注重协调、精益求精,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先后创成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村庄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卫生村2个、宣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1个、宁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单位1个。聚焦痛点难点堵点,深入实施集镇综合整治。投入200余万元实施集镇污水处理改造工程,新建污水处理终端2座,完成沥青路面铺设510米,整体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提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2个、宣城市级中心村1个,完成“五清一改”村庄整治21个,大龙村荣获首批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云山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连续三年荣获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建成“四好农村路”14.5公里,完成安防工程建设18.9公里、危桥改造5座、农村公路养护50公里。完成“最美乡村路”建设。培育宁国市“最美自然村”2个。投入100万元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投入600余万元完成38处市级重点水利水毁工程建设,投入120万元完成7处单村人饮工程建设。完成6条河道清淤项目,完成34处河堤工程、3处饮水工程、2处高效经济林灌溉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七大整治”,乱采乱挖、乱种乱养、乱埋乱葬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五年接续奋斗,旅游产业活力迸发。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化宣传亮形象,以“全域旅游提速年”为契机,加速“文旅融合”,荣获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成功召开全域旅游发展恳谈会,圆满举办2届“天目宁境·纯净万家”系列旅游节庆活动,2届“文化迎春·艺术为民”乡村春晚,自制《千古吴越千古情》旅游宣传歌曲、“走吴越古道,寻驿路传奇”旅游宣传片、《万家万象》文化旅游书籍,宣传推广全乡旅游资源。唐古湾旅游综合体项目一期建成运营。建设旅游接待中心2处、旅游厕所6处、生态停车场6处,摄影观景台1处、游步道4处。创建省级森林旅游人家4个,宁国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2个,三星级农家乐5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吴越古道、黑洞瀑布群、乐利峰享誉在外,其中吴越古道成功入选“2018长三角十大古道”,被评为“最美森林古道”,荣登《中国国家旅游》杂志。
五年接续奋斗,民生福祉大幅改善。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了一大批利民惠民举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11名在册困难群众稳定脱困,养老、医疗、就业等保障持续增强。投入328.16万元完成15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连续四年被评为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先进单位。累计发放涉农补贴资金3737.18万元,各类救助救济款1638.57万元,计生各类利导资金325.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93户、农村改厕852户。完成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完成3处公墓建设,2处养老服务站建设。圆满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构建“五维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圆满完成“七五”普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荣获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五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3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连续四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征兵工作,五年来向部队输送20名合格士兵,未发生退兵情况。
五年接续奋斗,干事氛围更加浓厚。五年来,我们坚守初心、守牢底线,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策解读,公开政务信息4102条,点击量超7万次。扩大群众参与,办理反馈人大代表建议137件,受理市长热线146起。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弘扬“钉钉子”“马上办”工作作风,确保定下的事情执行到位,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用实干赢得群众点赞。特别是在抗击“利奇马”台风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自主投工投劳,修复水毁公路1.5公里,林区道路21.9公里,重点水利水毁修复13处,桥梁18座,河堤20处,饮水管网工程4处,山体滑坡治理9处。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坚持把“战斗堡垒建在一线、党员干部派往火线”,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专项工作组,组建党员干部先锋队6支、发动志愿者1000余名,迅速落实四级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全乡上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奋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乡党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乡上下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万家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万家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新冠疫情形势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保持经济平稳复苏态势的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级公益事业投入和建设受制约;三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缓慢,旅游产业各自为营,未能发挥综合优势;四是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压力比较大;五是一些干部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的力度不够大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也是万家乘势而上、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围绕万家乡“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经过五年不懈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50%以上;实现乡村振兴及生态指标位于全市前列;实现皖南唐古拉、吴越古道、西泉三大旅游综合景区建设取得大突破。
一、致力促转型、强支撑,在产业生态上培优培强。坚持开拓创新,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做到休闲服务业档次更高,能级更强,产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全乡财政收入力争达到5000万元;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投资总额超15亿元;新增精品民宿农家乐5家,规上服务业3家,旅游服务业营收达到5000万;新增限上企业1家,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二、致力夯基础、增活力,在乡村振兴上突破突围。充分发挥桐子坞国家级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作用,争创大龙村省级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山核桃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使用无人机防治和自然落果结网采收相结合的采收方式,实现山核桃管护、采收“全托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电商服务平台把产量高、品质优的山核桃推向市场,为农民打通销售渠道,解除后顾之忧。加大笋干产业发展,推动无公害食品品牌建设,打造农特产品“万家品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农业观光基地、现代生态农庄、农耕文化项目,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开展农村“抛荒地”整治,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年经营性收入均突破60万元,带动共同富裕。
三、致力补短板、提品质,在乡村建管上提质提标。高标准开展乡村规划设计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持续优化集镇布局。加强省级中心村建后管养,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争创省级文明村。配合市政府积极推动万家水库建设。积极争取农村水系治理、人饮安全提升等项目,实现辖区内重点沟渠全部硬化,完成狮子坝等5处河堤修复,桃园桥、葛坞桥等4处桥梁重建维修加固,新建龙王庙、刘家店、尤川等3处河堤,实施上庄坞、杨坞、荷花、立新、桥头、宋家岭、娘娘坞等7处饮水工程,小坞、龙王庙、杨坞等3处亮化工程,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五年内打通大龙村至宁墩南阳村、大龙村至西泉村、西泉村至云山村、云山村至南极乡之间的联网路,完成万云路路面拓宽工程,全面提升外联交通能力。
四、致力护绿水、守青山,在绿色发展上见行见效。围绕五大森林行动,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各项工作,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惩治破坏林地资源行为。全面推进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压实河长制责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电鱼、捕鱼,切实保护好东津河支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全面建成小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积极争取重点山洪沟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整治大气污染,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坚决取缔污染水源、污染环境养殖场所,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巩固提升前期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开展七大整治专项行动。
五、致力固成果、创特色,在乡村旅游上出新出彩。坚持开放融入,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核心区、精品区、特色区建设,不断形成核心辐射、精品带动、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大格局,形成1个乡村旅游集聚区、2条旅游自驾道路、3个综合景区、N个网红打卡点的“1+2+3+N”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持续做好唐古湾旅游综合体一期项目服务,督促并配合企业早日开工建设唐古湾二期、三期项目。力争新引进旅游项目3个以上、开工建设3个以上、竣工投运3个以上。争做东南片区“领头羊”,谋划“村+协会”合作社模式,建设旅游发展“共富班车”,全面形成高水平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六、致力办实事、惠民生,在人民福祉上聚焦聚力。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完成云山村公墓二期和西泉村公墓选址建设、大龙村公墓再提升等民生实事项目,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认真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巩固基层法治建设成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2022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局事关全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按照省、市党代会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三争”工作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工业提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招商提质、项目攻坚“五个年”活动,奋力在全市争先进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围绕目标,重点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提升经济发展新质效。聚力项目双进。以项目为抓手,突出休闲旅游、高端民宿、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强力招商。成立项目服务攻坚组,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机制挂图作战,每周一报告、每月一例会、每季一考评,坚决打赢项目双进攻坚战。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时间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精品意识,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2022年,力争新增在谈项目2个、3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个。同时做好仙人洞旅游养生度假区一期民宿开工建设工作。聚力改革创新。优化生态资源整合开发流程,加快构建生态资源“调查、评估、流转、收储、策划、提升、开发”的高效推进链,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推进竹林、山核桃林碳汇交易试点,让生态保护的收益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构建电商领头融合农业、工业、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加大“电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创业就业融合发展力度,整合各行业互促共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做大做强山核桃、畜禽养殖两大优势产业,支持竹笋、香榧、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持续开展林地股份制经营试点和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接续推进“五清一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提升改造四类人群无害化卫生厕所100座,完成危房改造10户。扎实推进联网路项目建设,完成方阳路、横上路、潘阳路硬化工程、桃园桥危桥改造项目。常态化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实现宣城市级文明村全覆盖。结合万家特色,向上推荐优秀艺术化宣讲作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一约四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各类主题活动。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农村“三变”改革成果,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
三、坚持以整治提升为抓手,践行生态文明新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河长制作用,强化生态污染防治,加强山核桃加工排污监管,从严从实抓好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百日攻坚,确保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无生态污染事故。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完成省级示范片1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森林抚育2500亩,争创省级森林城镇(村庄)。积极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谋划好大龙山洪沟治理、农村水系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完善农饮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做好铜锣坞水库、七扎口水库管护。加强乡域河道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十年禁渔”。加强水库规划控制区违建巡查与处置。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四、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揽,夯实产业发展新动力。坚持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一条旅游环线,争创一流特色旅游名镇。配合唐古湾旅游公司完成旅游综合体二期建设任务,新建完善一批旅游厕所、停车场,提升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村、网红打卡点等新业态项目。积极开发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等户外体育旅游业态,重点推进仙人洞、吴越古道等优质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突出大项目带动引领,提档升级民宿、农家乐集群,招引一批高档民宿、酒店,实现全乡旅游水准提升。围绕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精心打造“皖南唐古拉”精品自驾游路线,争取全乡道路延伸、拓宽、等级提升。持续抓好推进林区道路建设打造旅游道路环线,串联万家各个景点,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争取打造全域旅游“万家板块”。
五、坚持以增进福祉为目标,共建幸福宜居新生活。加大资金支持和投入引导,着力推动万家学校教学质量再提升,全乡素质教育再创优。始终紧绷疫情防控之弦,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共筑全人群免疫屏障。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充分发挥市医院医共体帮扶作用,争取市医院专家定期坐诊机会,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着力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对留守老人儿童关爱力度。全力以赴做好“白浙线” 建设协调工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实现辖区交通主干线公交车全覆盖,破解群众出行难问题。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四、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打造创新型政府。加强对乡村两级干部的教育培训,
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树立发展有我,我为发展的服务理念。组织全体干部通过头脑风暴、座谈会等形式,激发干部工作思考和干事创业热情,坚决把实绩作为导向,让干事成为荣光!
二是打造担当型政府。始终把勇担当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正向激励机制,坚决整治和扫清“装样子”的摸鱼主义、“守摊子”的佛系作风、“混日子”的躺平干部,倡导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为万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三是打造法治型政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护法,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让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提高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深入推进政务决策“五公开”,让“晒权晾责”成为常态,让政府工作“尽收眼底”,着力打造法治、阳光、透明政府!
四是打造廉洁型政府。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各方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到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征程已经全面开启,更光荣的使命呼唤我们去担当,更光明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楫争先,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生态美超市(第2页):指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的专门场所,农村居民可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村“三变”(第2页):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
2、“1366”总体思路(第11页):一个总体要求:弘扬宁国精神、擦亮宁国品牌、再创宁国辉煌。三个工作目标:全国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市争第一。六个工作提升: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民生福祉、风险防控、和谐稳定、党建水平六大提升。六个狠抓落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落实;研究政策、抢抓机遇抓落实;攻坚克难、敢于担当抓落实;以上率下,深入一线抓落实;抓主抓重、统筹兼顾抓落实;团结一心、形成合力抓落实。
3、“六稳”“六保”(第14页):“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三大革命(第15页):即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五清一改:即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三大行动”:即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
5、政务“五公开”(第18页):即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