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734/202201-00117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宁国市住建局 发文日期 2022-01-20 15:10
发布文号 关键词 宁国市2022年“五个年”活动实施方案,政策措施,部门文件
信息来源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导航 综合政务
信息名称 中共宁国市委办公室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国市2022年“五个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局以上单位:《宁国市2022年“工业提效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城市更新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招商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宁国市委办公室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国市2022年“五个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局以上单位:
  《宁国市2022年“工业提效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城市更新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招商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2022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宁国市委办公室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9日

宁国市2022年“工业提效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工业强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年“工业提效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推动全市工业提质扩量增效。
  二、工作目标
  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实现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产业集群强链行动
  1.打造卓越先进产业集群。支持中鼎、保隆等头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进军新能源汽车、特种行业密封件、高铁、航空等领域,由零配件向集成、总成方向升级。大力实施耐磨铸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传统铸造产能绿色、高端、智能化置换升级,向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转型,向精密加工、成套装备等下游延伸,通过“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复评。加大薄膜电容器、电加热器等优势产品研发,着力突破智能家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关键元器件,做大做强以金安国纪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产业。依托云燕、詹氏等企业,加大上下游企业招引培育,加快形成畜禽熟食、山核桃绿色食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条。支持司尔特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完成港口化工园区认定,加大“大好高”项目引进,着力打造绿色高效的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发改委、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相关乡镇、街道)
  2.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产业招商统筹布局,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完成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8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优化项目备案、规划、土地、环评等手续,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和沟通协作,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投产、尽快扩产。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完成重点谋划工业项目7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牵头单位:发改委、经信局、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局、数据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相关乡镇、街道)
  3.促进工业园区提效发展。深入推进经开区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加速壮大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省级先进高分子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等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梅林电子元器件、中溪橡塑及汽车零部件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推动“工业重镇”向“工业强镇”转变。积极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千洪小微企业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东津特色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宁国-安吉皖浙省际毗邻合作示范区。(牵头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局、生态环境分局、相关乡镇、街道)
  4.推动产业整体质效提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扶强一批“亩产效益”突出企业,持续开展“亩均英雄”评选表彰,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探索开展工业企业土地收储试点工作,推进“退低进高”,建立健全低端低效落后企业退出机制,引导C、D类企业和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牵头单位:经信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管局、数据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税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二)实施全链协同创新行动
  5.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加快实现扩规模、促转型、增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滚动实施20个左右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着力提高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发改委、科技局、相关乡镇、街道)
  6.推进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争取更多产品纳入安徽工业精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创新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牵头单位:科技局,配合单位:发改委、经信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相关乡镇、街道)
  (三)实施数字赋能加速行动
  7.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宁国市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方案》,打造“1+2+3+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率先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积极推广“皖企登云”工程,引导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每年评选20家企业上云标杆示范企业。(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数据资源局、相关乡镇、街道)
  8.大力推进“三化”改造。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的技术改造,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智能视觉、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优化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质量追溯、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环节,新增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企业2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个、5G工业应用场景2个。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宁国”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启动建设5G产业园、数字产业孵化园。(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科技局、数据资源局、相关乡镇、街道)
  (四)实施企业培大育强行动
  9.鼓励龙头企业跨越发展。支持中鼎、司尔特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等坐标排位。支持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制造业总部项目,累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发改委、科技局、相关乡镇、街道)
  10.支持成长企业高速发展。鼓励和引导更多成长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产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高端,做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工作,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招商合作中心、相关乡镇、街道)
  11.扶持小微企业升规发展。力争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其中,以新招引企业为重点,每年新建投产达标入库企业20家以上。(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统计局、税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12.促进上市企业梯队发展。支持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鼓励上市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推动后备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力争桑尼泰克进入上市辅导期,推进金鑫电机挂牌新三板,2家企业完成股改,新增直接融资2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财政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税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五)实施供给优化增能行动
  13.推进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大力承接投入产出效益高的优质企业和行业,深入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推进“标准地”改革,全面推进“零增地”技改。(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经信局、相关乡镇、街道)
  14.创新探索多元产融合作。鼓励银行加大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推进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在信贷担保中的运用,对A类企业优先运用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和无还本续贷。鼓励制造业企业以债券融资、产业链融资、动产抵质押融资等方式融资。(牵头单位:财政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经信局、相关乡镇、街道)
  15.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开展“劳模工匠”评选,把重视技能的工作做到日常,把尊重人才的理念融入平常。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组织开展“优秀人才贡献奖”“百名优秀宁国新市民”等评选表彰活动,增强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健全柔性人才引入机制,构建项目合作、科技交流、定期服务等引才方式,放大人才技术创新效应。(组织部、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人社局、科技局、总工会以及各相关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深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依据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落实环保、用电、用气、用水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加快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牵头单位:经信局、发改委、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税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业提效年活动领导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工业提效年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及统筹协调,各牵头责任单位要根据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结合部门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做好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各配合单位要积极协助牵头单位,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工业提效年活动推进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及典型经验、取得的成果、涌现出的典型人员进行正面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开展工业提效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定期开展督查,对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政策执行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宁国市2022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年“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着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安徽样板”。
  二、工作目标
  2022年,全市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绿色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过4600万元,新增经济强村5个,农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增长。
  三、工作举措
  (一)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1.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6000吨省级储备粮、6000吨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完成新增2000吨市级储备粮轮入任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6.94万亩,产量6.8万吨;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出栏21万头,保持能繁母猪0.6万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2.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质扩面山核桃托管经营,支持詹氏与“三只松鼠”深度合作,新增托管面积5000亩。建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2个,基地规模达到2000亩。规划并启动建设以山核桃生产加工为主的坚果类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加快推进思玛特禽业二期建设,启动博农牧业搬迁,高标准打造汪溪绿色智慧养殖产业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分局,相关乡镇、街道)
  3.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依托云燕食品、詹氏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大上下游企业招引培育,做大做强以山核桃和畜禽养殖加工为主导的农林产品深加工和家禽百亿食品产业链,进一步固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街道)
  4.加大科技、机械应用。推进“科技强农”战略,组建1个宁国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科技特派员60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机械强农”战略,研制推广适用生产机械,加快机械换人步伐,主要农作物耕种机械化水平达75.9%。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服务专业户)20人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5.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擦亮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品牌,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推深做实“宁国—安吉”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合作。2022年,聚力打造宁国特色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
  6.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整治“抛荒田”2300亩,新增补充耕地400亩。积极争创全国水美乡村建设示范县。实施东、中、西津三条主干流综合治理项目4个,治理河道63公里,小流域治理项目2个,完成治理面积30平方公里。完成小水库除险加固5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街道)
  (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7.强化规划引领。系统化打造、大手笔投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14个,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与安徽农业大学加强合作,打破乡镇界限,强化片区概念,高质量编制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4个。(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8.统筹推进片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项目调度工作,工作组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求,全面统筹推进8大类、53个乡村振兴项目,强化调度其中24个市级重点项目,利用2-3年时间建设三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同步培育三个片区,打造接近苏浙水平的先进典型,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交运局、市水库移民中心、市文旅局、市民政局、市供电公司,各乡镇、街道)
  9.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五清一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加强重点公共区域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4个。提升无害化卫生厕所1900座。启动6个乡镇驻地及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或提标改造。建设“四好农村路”137公里,全力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设省级幸福示范河湖2处,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水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美”超市运行机制,确保运作协调有序、充分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交运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相关乡镇、街道)
  10.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充分发挥生态环保专项监督长制、河(湖)长制作用,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做好“十年禁捕”工作。持续推进乱埋乱葬整治,确保新增骨灰集中安葬率达到100%。持续打造“线上+线下”生命文化教育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各乡镇、街道)
  11.提升农旅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山水田园、自在宁国”品牌知名度,推动景区建设提档升级,丰富“皖南川藏线”“皖南唐古拉”旅游业态,深度推进红杉林、山门洞、储家滩等旅游资源开发。推进西村、千秋畲族村艺术乡村试点和村落景区化建设运营,高品质推进板桥、青龙、夏霖等7个民宿农家乐集群发展。(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各乡镇、街道)
  (三)推动农民物质精神生活富裕富足
  12.巩固提升困难群众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确保不出现1例返贫人口。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满足各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多层次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将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机制,逐步应用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确保有效衔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住建局,各乡镇、街道)
  1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不动摇,进一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规划的联动协同。持续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保护,不断健全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改造提升农饮工程37处,改造延伸农村管网72公里。深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00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商务局、市交运局、市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14.推动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村居民本地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倍增。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和新业态,促进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转移性收入提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统计局、市人社局,各乡镇、街道)
  15.推动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持续巩固农村“三变”改革成果,新增村集体经济强村5个以上。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推动移民后期扶持方式改革,实施移民后扶项目25个。扎实推进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林业局)、市水库移民中心,各乡镇、街道)
  16.加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乡村德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定期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皖南花鼓戏小戏比赛等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等系列节庆文化节。全力加强移风易俗阵地建设,实施农村红白事“新风堂”工程,力争2022年底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四)加强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领导
  17.强化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五个专项小组工作责任,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18.健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同时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宣传工作,编制乡村振兴工作简报,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19.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相关工作,加强省级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推进港口镇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为数字乡村建设开辟路径、提供经验、打造样板。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六级联动工作体系,持续深化“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平台”试点推广工作。大力推进“雪亮乡村”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20.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四个优先”相关要求,将资源要素向农村区域倾斜。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文件精神,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确保乡村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激励关怀,开展面向村干部定向招考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组织不少于30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加强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培训。与安徽农业大学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宁国市乡村振兴研究院规范运行。(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市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行,各乡镇、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的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乡村振兴联络员,进一步加强对接和工作交流。各乡镇(街道)均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二)加强工作调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工作调度力度,增加调度频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联络员会议),充分掌握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三)加强工作落实。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出台涉农政策,且重要涉农政策出台前要征求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备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开展督查检查,定时开展督查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宁国市2022年“城市更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宁国市2022年“城市更新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宜业宜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城市关于更新工作部署,围绕城市更新“四大行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强功能、塑品质、提能级,2022年推进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590.5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74.4亿元。建立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倾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出行提效行动
  1.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按照“外成环、内成网”理念,加快畅通城市路网。构建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启动建设宁千高速杨山互通、扬绩高速黄山连接线,实施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二改一”、宁港路改造提升一期。谋划推进金桥路延伸,完成中溪路、山门路等4条道路“白改黑”,新建慈安东路等4条区间道路。启动实施宁港路隧道工程、东津河西岸路堤工程。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建设生态停车场4个,强化停车秩序管理,着力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提升城市公园老旧设施,结合为民服务,合理增加休息避雨廊亭。完善港口园区、南山园区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交运局、征管中心、公安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二)实施功能提档行动
  2.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工程。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全市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及更新方向、目标、时序、总体规模和更新策略。编制完善城市绿地空间专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绿道规划、给水设施专项规划、排水防涝设施专项规划、城镇更新专项规划、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单元规划层面,明确城市更新公共要素底线及发展框架等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明确更新建设的开发指标和公共要素具体建设运营管理要求,强调实施导向。全面推动社区更新。根据城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完成河沥溪城市更新单元总体规划。(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文旅局、城管执法局、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3.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围绕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居民方便宜居目标,严格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打造高铁片区,启动建设站前广场及国泰路、胡乐司路配套道路,谋划建设以高铁南站为中心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持续提升城西湖周边环境及设施配套。高品位打造城北现代商业片区,启动建设国源大厦、国泰大厦,丰富华贝广场商业元素,持续提升城市商业配套服务。高水准推进凤形片区建设,建成运营图博馆、白云山国际养生休闲度假酒店,启动两所搬迁和文体中心、兴宁路综合能源站建设。重点补齐城市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及无障碍等多类型服务设施短板,完成城南幼儿园、凤形片区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河沥溪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上师三津学校迁扩建项目;推进市医院迁扩建项目、发热门诊前期工作;新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责任单位:教体局、卫健委、水利局、民政局、发改委、公安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文旅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财政局、国控集团、征管中心,梅林镇人民政府、青龙乡人民政府、有关街道办事处)
  4.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完善功能为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改造供水、供气、排水、电讯等地下管线及二次供水设施(配套消防设施),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推进沿街立面和广告更新,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 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机制。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人防工程易地建设项目。推进人防工程标识标牌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升人防工程的辨识度。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探索出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局、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街道办事处)
  (三)实施品质提升行动
  5.实施城市体检评估诊疗工程。围绕“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 5 个维度,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制度。通过第三方体检评估分析,及时反映城市发展成效,找出弱项短板,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对容易产生的“城市病”提出预防措施,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建议。(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交运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
  6.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建设慈安路保障房,改造柏枝西巷、怡康园2个城中村。改造棚户区200户,治理背街后巷10条。严把改造范围和标准,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做到改造对象精准识别、工程建设精准管理。完成房屋征迁33万平方米、土地征收1.1万亩。拆除违法建设2.5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住建局、征管中心,有关街道办事处)
  7.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提升工程。启动城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病害修复)工程,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分布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启动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基础设置建设。启动城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建筑垃圾分类处置一期工程,实现分选和初步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发改委、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征管中心、国控集团,有关街道办事处)
  8.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结合交通和公用设施等合理布置绿地,新建城市绿道8公里。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贯通拓展城市绿道,推进城市滨河绿道及沿河景观工程建设。(责任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征管中心)
  9.实施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口袋公园”等开放空间建设,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风貌整治。在滨河公园植入音乐喷泉、滨江夜景等元素,打造“最美西津河”精品线路。启动三津拦河坝建设,谋划打造东津河夜游经济走廊。加快推进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启动3处历史建筑修缮示范改造,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推进河沥溪老街特色街区塑造。力争河沥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国家示范。(责任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旅局、水利局、国控集团、文旅投公司、征管中心,有关街道办事处)
  (四)实施安全提标行动
  10.实施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启动东津河防洪工程二期、河沥溪双桥扩孔改造,加快推进万家水库前期工作。完成小南河排涝泵站建设,完成4处内涝点整治、4处道路排水改造,积极争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完成14个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强化城市体检成果运用,实施城市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加快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开展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整治,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数字宁国”智慧城市能力提升项目,启动智慧城管二期建设,加强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效能。(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委、建投集团、数据资源局、交运局、教体局、应急局、水利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分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市更新行动具体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住建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调度安排。编制《2022年“城市更新年”活动重点任务分解表》,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调度考核。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住建局每月掌握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情况,遇重大事项,提请分管副市长及时调度。将城市更新行动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承担任务的市直部门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调度协调,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按照既定节点推进落实。
  (三)坚持系统推进。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统筹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突出功能性改造重点,坚持城市更新单元化推进,促进整体功能提升,防止碎片化改造。积极开展试点示范,聚焦重点任务,定期推进试点项目、示范街区建设,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城市整体环境,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模式。
  (四)做好宣传引导。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工作全过程,制订城市更新行动宣传方案,加大对国家及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采用“互联网+”、交互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收集民生诉求和市民建议,鼓励公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宁国市2022年“招商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招商引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年“招商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赶超跨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聚焦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招引一批“大好高”项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新签约3亿元项目4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8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05亿元。
  三、工作举措
  (一)瞄准重点方向,推进产业招商
  1.聚焦重点产业。落实重点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要求,加强产业研究,全面理清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精准绘制“两图两库”,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建链延链强链类项目,各产业链牵头单位每年完成专题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1场以上。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五不招”,大力招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牵头单位:经信局、科技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相关单位)
  2.聚焦重点区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紧盯“三圈三廊”等重点产业转移区域,以上海、苏州、杭州、深圳、宁波、武汉等城市为核心区,兼顾辐射周边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建立驻点招商工作机制,推深做实驻点招商。(牵头单位:组织部、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各产业招商分局)
  (二)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专业招商
  3.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整合现有专业招商队伍,进一步充实专业化招商力量,围绕重点区域组建6支驻点招商专业队伍,加快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完善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制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招商,形成全社会关注招商、踊跃招商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组织部、政府办、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相关单位)
  4.建立信息会审制度。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信息会审,明确会审专班、会审内容和会审流程,对全市招商信息进行集中会审,论证项目落地可行性,提高招商决策效率。(牵头单位: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发改委、经信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国控集团、建投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各产业招商分局)
  5.健全跟踪服务机制。规范招商项目落地工作机制,搭建招商项目全流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归集—会审谈判—签约落地—考核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进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服务项目落脚点,开展招商项目大走访、大服务活动,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招商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产。(牵头单位:招商合作中心、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相关单位)
  (三)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精准招商
  6.强化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家群体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加强政企沟通交流,调动企业参与招商、融入招商、共同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龙头骨干企业走访调研,搜集企业上下游客户群信息,做好有效信息储备。鼓励本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项目。对本土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嫁接重组的重大项目,给予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同等待遇。(牵头单位:招商合作中心、经信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相关单位,各产业招商分局)
  7.强化资本招商。依托国有投融资平台,组建规模1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母基金,加强与市外专业基金投资机构合作,借助专业基金公司在资金、产业、投资等方面资源优势,合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发展与“双招双引”有效联动。(牵头单位:财政局(国资委),配合单位:招商合作中心,国控集团、建投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
  8.强化平台招商。加强与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积极承办主导产业发展论坛、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等各类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各类展览会,利用平台优势,开展招商环境推介和项目招引,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探索招商引资数字化建设,创新开展“云推介”“云招商”活动。(牵头单位:经信局、商务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招商合作中心,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
  (四)强化要素保障,推进科学招商
  9.加大人才团队招引。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修订完善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投资管理扶持政策,设立科创基金,对评审入选的优质产业化科技团队项目,以股权投资方式给予扶持。支持在宁创新创业的科技团队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力争引进科创团队2个以上、高层次人才30人以上。(牵头单位:科技局、组织部、人社局,国控集团、建投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单位)
  10.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项目与要素高效匹配。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和土地容积率指标倒逼作用,持续深化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推进“标准地”改革,以差别化政策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高端项目集中。开展工业企业收储试点工作,分类分批完成低效企业收储,为新招引企业提供要素空间。力争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保障项目用地3000亩以上。(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信局、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市直各相关单位,国控集团、建投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一号工程”首位意识,成立宁国市“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双招双引”工作。建立市领导牵头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工作机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参与、亲自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协调调度。建立招商组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多级调度协调机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通过现场调度、专题调度、会议调度等多种形式,研究决定重点项目政策措施,共同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难题和具体问题。
  (三)加强考核奖惩。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行重大单项加分。市委组织部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对全市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

宁国市2022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2022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为加快建设“五个区”,奋力打造“五个新高地”典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重点项目方面。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围绕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遴选160个左右市级重点项目,其中工业发展类项目78个、城市建设类项目58个、乡村振兴类项目24个。
  (二)有效投资方面。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左右、技改投资增长10%。
  (三)要素保障方面。大力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保障项目用地3000亩以上。通过社会投资、国有企业投资、财政统筹资金、争取上级预算资金和专项债等方式,全力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力争全年完成投资98亿元。扎实做好招、留、用的文章,全力保障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力争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2700人以上,支持企业引进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1100人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储备谋项目。一是工业发展方面。突出工业经济首位度,谋划招引一批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和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项目,形成链条完整、高质高效、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二是城市更新方面。围绕补短板、强功能、塑品质、提能级,谋划补齐一批出行提效、功能提档、品质提升和安全提标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美城市。三是乡村振兴方面。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谋划一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配套项目,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乡村振兴“宁国样板”。四是“两新一重”、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方面。谋划一批牵动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力争储备省级以上重点项目50个。(牵头单位:发改委、招商合作中心、住建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青龙湾管委会、文旅局、卫健委、水利局、交运局、商务局、教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管执法局、民政局、数据资源局、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文旅投公司,各乡镇、街道)
  (二)精准调度推项目。一是建立重点项目清单、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计划、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表(作战图)、土地资金要素保障方案、作风保障方案。二是对重点项目推进和日常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每半月一汇总,每月底一通报。三是根据领导组安排定期采取现场调度、专题调度、会议调度等多种形式对重点项目进行调度。(牵头单位:政府办、发改委、住建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青龙湾管委会、文旅局、卫健委、水利局、交运局、商务局、教体局、城管执法局、民政局、数据资源局、公安局、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文旅投公司,相关乡镇、街道)
  (三)聚力攻坚大项目。紧紧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项目推进。宣绩高铁完成总投资的50%,宁安高速完成总投资的70%,扬绩高速连接线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启动建设,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核准并正式开工,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编制预可研报告,万家水库项目力争完成立项,宁国至临安城际铁路力争启动规划研究。(牵头单位:发改委、交运局、水利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国资委)、生态环境分局、国控集团、建投公司、相关乡镇、街道)
  (四)强化要素保项目。一方面要加大对内挖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实施工业企业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产业类用地的土地容积率指标,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成效叠加运用,加快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最大限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为契机,深入实施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项目,积极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同时,要围绕重点项目所涉地块,加大征收征迁力度,加快征迁清零进度,切实做好项目用地保障。要加大资本招商力度和政策激励强度,做大做强“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支持,用好用活招商引资、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着力做好项目资金保障。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加大人力资源挖潜、务工人员招引力度,努力为项目和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用工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上争取,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抢抓国家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密切与上级主管部门跟踪对接,围绕国家、省重点支持的领域,认真研究、准确吃透上级政策精神,找准契合点、明确着力点,精心包装项目,精准对接有关政策和资金,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项目笼子和资金盘子。(牵头单位: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金融监管局)、税务局、人社局、征管中心、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文旅投公司,配合单位: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五)确保入库统项目。建立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突出发改委、统计局的牵头抓总作用,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一方面加强投资形势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精准分析研判的能力,切实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投资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入库、应统尽统。同时,要高度重视资料报送完善工作,确保投资数据的质量。(牵头单位:统计局、发改委,配合单位:住建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青龙湾管委会、文旅局、卫健委、水利局、交运局、商务局、教体局、城管执法局、民政局、数据资源局、公安局、国控集团、建投集团、文旅投公司,各乡镇、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宁办发〔2021〕84号)文件要求,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工业发展项目推进组、城市建设项目推进组、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组、要素保障工作组、征收征迁工作组、招商引资工作组、作风保障工作组七个工作组,由市领导牵头分类调度,牵头部门实行专业调度。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办,会同发改委负责“项目攻坚年”活动的日常调度、协调、考核等工作。
  (二)强化跟踪落实。实行“三办一销”督办制度,即领导组交办、领导组办公室督办、部门领办和办结销号。每月通报的存在问题,领导组办公室适时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对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全程督查、跟踪督办,办结后报账销号,确保项目存在问题切实得以解决。
  (三)严格督查考核。项目工作将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实行分类考核、奖优罚劣。综合月通报情况及日常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作风保障组负责持续跟踪问效,对组织落实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进行约谈问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