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59734/202311-00104 | 组配分类 | 污染综合防治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23-11-22 14:22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2023年宁国市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污染综合防治 |
信息来源 | 宁国市住建局 | 主题导航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信息名称 | 2023年宁国市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内容概述 |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部署,严格落实《关于印发2023年安徽省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质函〔2023〕109号)、《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等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部署,严格落实《关于印发2023年安徽省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质函〔2023〕109号)、《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等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继续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措施;县级以上主城区内施工现场严禁露天(或未密闭)搅拌混凝土、砂浆和灰土拌合,其中市规划区建筑施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砂浆。实现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属地相关部门联网。
(二)持续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质量。根据《安徽省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标准》要求,排查和解决标准落实不高、措施不严等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内部管
理制度,完善内部管控机制。配合属地政府做好搅拌站布点规划
和取缔无资质搅拌站工作,积极推进绿色搅拌站建设,实现搅拌站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全覆盖。
二、职责分工
市房地产管理服务中心、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市城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各自在建工程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落实建设单位扬尘防治首要责任;市建设监督管理站负责市规划区其他在建工程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发区建设局负责市开发区在建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精准防治重点
针对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强化土方开挖、渣土转运、绿化施工、房屋拆除等重点环节,加强薄弱项目的监管力度,实施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六个百分百”措施。加大对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施工、 市政道路和房屋拆除、待开发土地等巡查检查力度,尤其将前期土方开挖和后期附属工程及装饰阶段的扬尘防治列为重点管控时段,强化湿法作业和易扬尘物料覆盖、保洁措施。重点检查群众关切以及投诉项目,对环保督察的典型问题跟踪问效。加强城市市政项目扬尘管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降尘及防尘措施,降低道路扬尘。
(二)提升绿色施工水平
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积极推广采用新型建造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降低碳排放的工地。
(三)推动差别化管控
结合《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污染天气建筑扬尘防治应急预案》,加强和生态环境部门对接工作,建立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差异化监管机制,统一检查执法尺度。同时,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强化信用联合惩戒,打造“互联网+监管+信用”的综合监管模式。对扬尘治理成效突出的工地,予以守信激励,减少检查频次,并优先推荐申报绿色工地、智慧工地等奖项。
(四)完善智慧防治
以创建“智慧工地”为契机推动扬尘防治数字化管理。施工现场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车辆进出通道口、施工作业面、基坑、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和区域场所实现远程高清视频监控;依托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建设工程智慧监管与企业信用管理平台联网,实时采集现场PM2.5、PM10等环境数据,相关实时信息和预警信息实现与智慧工地平台互联互通,督促现场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喷雾、清扫、洒水等降尘、抑尘措施。
(五)鼓励混凝土搅拌站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发展,实现废渣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突出解决好废渣露天堆放、污水外排等问题。鼓励混凝土企业创新研发固废高品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可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评选绿色生产标识建议予以税收减免或资金支持。实现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并与主管部门联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培训宣贯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深入到企业和施工现场宣贯《标准》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用好农民工培训学校,对照《标准》边学边改,使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和广大从业人员人人知晓,提高扬尘防治行为自觉。
(二)严肃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联合督查机制,联合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等进行专项督查,实现“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