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711708013U/202405-00014 | 组配分类 | 机构领导 |
发布机构 | 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 发文日期 | 2024-05-15 09:33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机构领导 |
信息来源 | 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管委会 | 主题导航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信息名称 | 坚持项目为王 锻造强劲发展引擎——访宁国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金宁 | 内容概述 | “继总投资112亿元苏州仕净科技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进入投产后,今年我们又与之新签约总投资166.5亿元的光伏储能垂直一体化项目,标志着宁国经开区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光伏储能产业生产基地。 |
“继总投资112亿元苏州仕净科技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进入投产后,今年我们又与之新签约总投资166.5亿元的光伏储能垂直一体化项目,标志着宁国经开区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光伏储能产业生产基地。”安徽省宁国市委常委,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金宁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皖东南地区的一个县域开发区,也是宁国市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工业阵地,宁国经开区正步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不断落地,带动着全区主导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新质生产力愈加勃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3年,宁国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49%。
在金宁看来,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招大引强”,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创优营商环境,是宁国经开区取得较好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以新签约的仕净科技光伏储能垂直一体化项目为例:“我们对光伏储能等产业进行了认真分析,虽然当前竞争激烈,但在宁国市范围内,除了硅料和拉棒两个环节,其他环节都已全部实现;在企业本身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情况下再实现产业链条垂直一体化,那么企业的用工、物流成本将会大幅降低,更具市场竞争优势。”金宁分析道。
安徽是全国首个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的省级行政区,而汽车零部件作为宁国经开区的首位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提速期”。
“园区企业诸多产品已为蔚来、奇瑞、江淮、比亚迪等主机厂供货,其中保隆科技空悬零部件产品获得多家新能源车企订单。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过程中,宁国经开区已抢占先机。”金宁表示,随着吉利集团总投资72亿元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及博世科集团总投资6.2亿元新能源绿色环卫整车项目顺利投产,德国KACO(嘉科)公司及中鼎集团其他关联公司纷纷在宁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加速带动宁国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
金宁透露,苏州仕净科技一期和吉利科技两个重大项目均已完成一半以上的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超过70%,仕净科技一期18GWH已基本投产,这让宁国经开区形成了良好的“名片效应”。“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都在宁国落地,这本身就证明了宁国良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调研后,主动和宁国经开区对接,邀请开发区考察企业,大大增加了招商引资的信息来源和成功概率。”金宁说。
在金宁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幅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每个项目各季度的量化目标任务以及责任部门等信息,从表格上可以看出,一季度项目建设量化目标任务均已全部完成。
“项目建设速度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抢占市场。”金宁强调,通过苏州仕净科技百亿级项目的锤炼,他们在项目建设中总结了非常多的经验,包括全过程管理、留痕、专班服务等,为新签约的垂直一体化项目以及其他重大项目招商落地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少走许多弯路,能更好履行对企业的承诺。
金宁介绍说,开发区新签约某企业投资10亿元建设“中央厨房+供应链基地”项目,投资方原本以运营为主,缺乏建设厂房的经验,宁国经开区就帮助该企业从头到尾梳理建设环节,由经开区负责的工作,全部告知其所需材料;需要经开区协调的,由专班服务予以协助解决;需要企业自己实施的,也为其谋划了相应节点,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企业已有计划将总部迁移到宁国,目前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可投产。
据统计,2023年,宁国经开区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3个,协议总投资297.1亿元;今年以来,宁国经开区招商引资已初创佳绩,截止5月初,新签约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25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