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特别针对制约县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资源不足问题,着力搭建政校企合作桥梁,撬动高校创新资源,破解制约瓶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3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04%,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县(市)第三;全年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454万元,“科技贷”放款71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64亿元。
共建创新平台,生成新质生产力
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共建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由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牵头,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围绕技术巡诊、技术培训、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大学生实践基地六个方面,服务我市主导产业发展。
联合安徽工程大学在我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由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牵头,与市内的高端装备、新材料企业开展合作。
2023年,我市共有1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2个项目纳入“定向委托”管理,1个联合技术攻关项目获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新建大学生实习基地2个,成功举办“宁国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讲座”“安徽工程大学beplay中国 ”专场对接会等活动。
激发企业创新,孕育新质生产力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之势。修订出台了《宁国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举措》,每年安排4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的产学研合作按实际支付技术成交额的20%给予补助。
对企业聘请高校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副总”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聘用报酬的50%给予补助。创新设置关键技术攻关“定向委托”项目管理制度,按照不超过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的30%给予补助。2023年,我市兑现135家企业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568.37万元,企业参与创新积极性大幅提升。
灵活选才用才,壮大新质生产力
贯彻落实“人才强市30条”,着力解决人才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2023年及时兑现人才薪酬、租房、购房等各类资金504万元。
落实“助企稳岗留工10条”,完善企业引工、以老带新等补贴政策,精准帮扶企业解决“用工难”,2023年兑现引工补贴、留宁过年补贴及返岗交通补助200余万元。
实施“科技副总”行动,成功引进合工大等院校3名教授到企任职。连续三年组织优秀“新市民”评选表彰,坚持面向生产一线,一线产业工人占比达六成。
积极支持中鼎集团、裕华电器联合安徽工程大学开设企业冠名班,建立宣城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家,联合总工会、安材学校成立工匠学院,不断激活和激发技能人才师带徒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