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省文化厅对2021—2023年度“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进行公示,其中港口镇榜上有名,获得荣誉的民间艺术形式正是千年龙窑技艺。

龙窑,是中国江南地区原始烧制陶器的一种窑炉,最早可追溯到商代。龙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原始工艺,传递着人类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港口镇拥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优质的陶土资源和保护传承较好的龙窑柴烧技艺,目前境内已经探明的古龙窑遗址有10余条,现存的正在使用的活态龙窑有8条,最长的龙窑长达150余米。但在几年前,这里的陶艺文化还少有人问津。当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制陶厂,却没有一个声名远扬的文化品牌;这里不缺手艺精湛的制陶人,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品、名家。

2014年5月,“宁国龙窑制陶技艺”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在宁国市组织的陶瓷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科院、中央美院等国内专家指出:港口现存近10条“活龙窑”,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可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窑博览群。
随着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视,保护和发展龙窑文化被提上了日程。港口镇探索出一条文创产品和文旅结合的道路,着力打造“龙窑小镇”这个极具影响力的特色名片。历史悠久的柴烧龙窑,在这里越烧越旺。
一次次高规格的交流活动在这里举行,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发展计划在这里落地,港口这个龙窑小镇,成为大师云集、群英荟萃的艺术宝地。大师的到来,学习基地的建设,不仅丰富和提升了港口镇“千年龙窑小镇”的内涵,更为龙窑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搭建了更高的平台。目前,按照“产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围绕“古工艺、古村落”定位,港口镇正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4A级景区+申报国家级非遗”,“千年龙窑小镇”的美名越传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