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乡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万家乡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474T/202305-0009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万家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万家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2 发布日期: 2023-05-22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474T/202305-00098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万家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万家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2
发布日期: 2023-05-22
万家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5-22 15:35 来源:万家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2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乡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167.60万元,2021年增长3.2%,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183.07万元,其他收入(非税收入)984.53万元。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家,完成工商税收121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项目入库6个,投资金额达2.8亿元,较上年增幅49%,超额完成全年固投任务。

一年来,我们围绕项目工作,推动了经济发展高质量。

项目谋划取得实效。围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谋划了一批强基础补弱项的项目,做大项目库的“蓄水池”,共计谋划重点项目17个。项目招引持续发力。完成招商引资有效信息3条,在谈重点项目4个,其中总投资1.1亿元的嘉善恒富海绵制品有限公司项目稳步推进,宁国和宁科技有限公司已实际投资达2000万余元,进入一期试生产阶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仙人洞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成功签约,项目一期开工建设积极推进中。野樱谷森林提质改造一期项目已初具雏形。完成了白浙线工程的土地和青苗征收工作,累计发放征收补偿款118.8万余元。

一年来,我们围绕乡村振兴,夯实了乡村建设强基础。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入60万余元整治路域环境45公里。方阳路、潘阳路、横上路硬化工程、后坞桥危桥改造、0.7公里集镇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面竣工。完成西老路、潘龙路、茅王路等约12公里的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新建公交站台1个,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1个,充电停车场1个,城乡公交已基本全线贯通。万家村下坞大塘、云山村杨坞大塘、大龙村葡萄坝等农田水利兴修工程全面完工,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成沉门洞坝修复工程,完成铜锣坞水库管理房建设。万家水库前期谋划、七扎口水库除险加固、山水林田湖一体化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中。万家云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获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做大做强山核桃等优势产业,推进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新培育山核桃托管经营主体4家,新增托管面积6000余亩,新建现代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3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林业特色产业。扶持“大龙村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区项目”,盘活闲置农用地100亩种植水稻。宁国市道场坪休闲山庄获评宁国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宁国市银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荣获宁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创新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去年增长2.5倍。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巩固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规范提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实现新风堂建设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结合10项“暖民心”行动,常态化开展广场舞晚会、我们的节日、送电影下乡、送戏曲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成功承办宁国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山核桃开杆节启动仪式。厚植优秀本土文化,万家乡红色文化广场和乡史馆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万家津源龙舟队荣获宁国市第六届端午龙舟赛第七名,乒乓球女子团体荣获宁国市第十六届“税务杯”职工乒乓球比赛第五名,拔河比赛荣获宁国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乡镇街道组第三名。完成非遗项目申报1个,开展长江流域文物资源和20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点保护利用情况调查梳理。应急广播在线率达90% ,实现应急广播“优质通”“长期通”。文化惠民和民惠文化相得益彰,让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积极申报宣传先进典型,获评宣城市最美家庭1户,宁国市文明家庭1户,宁国市最美庭院4户,宁国市平安家庭示范户1户,宣城好人3人,宁国好人5人,百优新时代好少年2人。环境整治常抓不懈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和“五清一改”工作。提前完成2022年度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129户,完成率达129%。完成云山村、西泉村村庄整治点整治工作。聚焦痛点难点堵点,投入30万余元实施集镇综合整治,云山村获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新建“微改造 精提升”景观小品2处,整治乱堆放乱搭建53处,更换公益广告牌和宣传展板132块,更换新增分类垃圾桶550组,增划停车位线106处,整治“空中飞线”1000余米,集镇整体环境大大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稳步推动“八五”普法工作,组织法治宣传活动84次,提供法律援助67人次,新建法治阵地2处,完善2处法治广场。严格落实来访接访工作,共接待来访群众18批25人次,开展信访听证评议5起、信访宣传活动8次,成功化解上级交办信访积案1起,办结网上信访件31起。全面推进视频监控体系,共设置视频探头监控点258个,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宣传,完成安全隐患整改137处,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年来,我们秉承绿色发展,开启了全域旅游新篇章。

环境污染有效防治。广泛开展倡议山核桃林地禁用除草剂工作,1140户林农签订禁用承诺书,禁用面积2.8万余亩。加强秸秆禁烧、山核桃脱蒲加工管理,新建山核桃污水处理站1座,与第三方污水处理公司合作,在污水回收池加装摄像头,有效遏制滥排滥倒现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鱼行为,切实保护好全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有力保护。深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完成退化林修复5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森林抚育2500亩。巩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村庄创建成果,完成省级森林城镇和万家村森林村庄创建。完成19515亩国家储备林摸底调查工作和115株枯死松树除治任务。获评宣城市林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面推行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找回流失耕地225亩,完成地灾点治理工程2起。压实河长制责任,通过市乡村三级河长常态化巡河,将巡查记录及整治结果纳入“一河一档”。全域旅游有序发展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新建旅游厕所1处,吴越古道获批宁国市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涧山客栈获评首届宁国市职工活动驿站。邀请皖风徽韵摄影课堂精品小团走进万家拍摄窑沟茶园和黑洞瀑布群特色景观,配合完成《我为宁国文旅打call》视频拍摄,《千古吴越千古情》歌曲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推广,乐利峰附近3000亩野樱花被人民网、新华网、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秀美万家”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民生保障不断健全。优化调整乡村组三级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将4户13人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并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全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水平达478.07元,续保率82.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0%,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发放农村低保、社会救济等各项救助补贴资金472.6万元,发放计生各类利导资金206.7万元,发放各类财政惠农补贴资金925.87万元。投入资金95.5万元完成5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设立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做好卫生健康服务,完成302名育龄妇女健康筛查,4名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高度关注老年人群体,投入23万元改造提升养老院设施建设,升级打造老年助餐点,创建老年学校1个及老年学习点4个,惠及区域内老年群体450余人,完成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1866份,全面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扎实开展农民建房“大排查、大摸底”专项活动,验收通过15户危房改造。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严格落实不同时期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政策要求,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全乡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摸排市外返乡人员1768人,新建核酸采样小屋1个,组织区域核酸检测27轮,检测10.68万人次。有序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全乡6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2516剂次,接种率达96.8%。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为全乡2470名老年人逐一建立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并免费发放退烧药7410片。积极推动企业、农家乐、学校有序复产复工复课。饮水用水全面提升统筹党建经费和本级财政资金,将人饮工程提升纳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累计投入72万元对杨坞、窑沟组、西川等11处饮水工程实施新建改建,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发放各类救灾补助21.52万元,积极对接人工增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2次,有效缓解农业旱情。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圆满完成第二届妇联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进“妇联执委进网格”。完成4名征兵任务及武装器材室建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加强。扎实做好拥军优属、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核查优抚对象信息141人,优待证办理317人,发放优抚资金113万元,万家村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验收。万家中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考成绩在全市乡镇中学排名第二。新建1家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新增“红色示范”工会1个。深入推进“春风送温暖”“山城人家”等活动,16名困境妇女和儿童获得资助。

一年来,我们狠抓自身建设,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优化为民服务质效加强政策解读,公开政务信息1154条。持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专项行动,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68件,办结市长热线57起。贯彻落实“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从“小切口”入手,完成为民办实事事项34条,为企优环境清单16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加强督查考核、效能问责,每月对乡村干部上下班、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全年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21次。有效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皖事通”APP查询信息,推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乡村两级共办理事项10万余件,网络办件覆盖率高达100%,好评率达100%,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廉政警示专题教育,全面宣传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压减三公经费,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确保可用财力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是市委、市政府及乡党委全面部署、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乡人民同舟共济、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关心、支持和监督的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万家乡建设和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两级财力基础薄弱,受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还比较突出,项目落地困难。二是全域旅游虽初具规模,但整合力度不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缓慢,未能发挥综合优势。三是工作状态仍待提升,部分干部争先创优意识不强、氛围不浓,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履职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研判,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3年是“十”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巩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3年总体工作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经济发展、全域旅游、民生福祉、风险防范、和谐稳定、党建水平”六大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奋力打造皖南唐古拉最美乡镇。

(一)聚焦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全面谋划招商引资。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旅游项目。谋划招引滑雪场配套娱乐项目、吴越古道综合体开发项目、旅游集散中心综合体项目。争取唐古湾旅游综合体项目二期开工建设,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高效开展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仙人洞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野樱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一期项目建设。启动万家水库征收征迁,按项目建设节点完成征收征迁任务。完成“皖南唐古拉”旅游度假区万家段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唐古湾2A级景区、丙级旅游民宿、优秀旅游厕所申报工作。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推深做实“一改两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重大项目分类管理,构建从谋划到开工、从开工到投产、从投产到达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项目入驻提供“管家式”服务,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

(二)聚焦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治理“新引擎”。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面貌。有序推进万家村、云山村村庄规划招标及编制工作。持续推“五清一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进一步优化“生态美”超市运行机制。加强大龙村、云山村及万家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后期管护工作。完成1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完成集镇2个污水处理终端改造提升及管网延伸,小星坞污水处理终端改造提升及窑田污水处理终端新建任务。启动和美乡村建设,依托自然风光及乡土民俗打造1-2个景区村庄。

推动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桐子坞国家级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作用,探索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加强山核桃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3个,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结合闲置土地和资源禀赋发展有机农业种植产品,建设产业加工基地,把高品质有机农产品推向市场。推进大龙村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区项目,打造有机农作物精加工和电商服务平台,构建电商融合农业、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加大“电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创业就业融合发展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支持村集体发展“五类经济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农村小型工程建后管养机制,全力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升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典型示范托举向善力量。继续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晚会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完善全乡文化体育设施配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乡史馆和红色文化广场阵地作用,推动文旅多路径融合。

稳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基层平安系列创建活动,整合维权力量,建立“综治+司法+公安+妇联”联调联动机制,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切实发挥“雪亮乡村”视频天网、治安巡逻队防护作用,推进全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推行“党建+信访+真情”模式化解积案,坚持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保驾“平安乡村”建设,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常态化开展整治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方位推广国家反诈APP应用安装,守牢群众“钱袋子”。

(三)聚焦生态文明,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对乡域河道的常态化管理,确保沿河无排污口、无垃圾倾倒点。全面加强砂石等矿产资源常态化、规范化巡查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加工行为。继续加大秸秆禁烧管理力度,强化山核桃加工排污监管。持续推动禁用除草剂工作走深走实,力争全年山核桃林禁用除草剂面积计划达到5.2万亩。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发挥“河长制”作用,继续做好“十年禁捕”工作,加强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积极申报安徽省级幸福河湖。全面落实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做好2023年度流失耕地找回工作。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推进国家储备林和“林业碳票”项目尽快落地。继续做好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作,巩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村庄、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

全域旅游提质升级。紧扣市委“乡村振兴年”目标要求,立足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节点、网点、景点三大布局,全面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打造“春赏樱花、夏嬉碧水、秋登古道、冬游冰雪”的四季游”文旅品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旅游乡镇。开通特色农旅产品直播间,拍摄旅游专题宣传片,营造出“一季一主题”文化旅游氛围,擦亮生态文化旅游名片。

聚焦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七扎口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续验收和集镇水厂提升改造项目。稳步实施大龙山洪沟治理工程。谋划水美乡村等水利项目,积极争取2023年度市级重点水利工程及水毁修复项目。启动万家-南极道路和云山脚庵组路修建,推进万杨路升级改造。完成市山水林田湖一体化建设工程万家境内建设任务。

进一步惠及民计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万家学校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业农村、医保、残联、卫健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化解返贫风险。有序推进在册危房治理攻坚和危房改造工作。优化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提质。全力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加大对留守老人儿童关爱力度。谋划新建社会化老年助餐点,扩大老年助餐覆盖面。

进一步做好安全保障。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后续工作,加强65岁以上重点人群健康随访管理,稳步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巩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成果,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实效,常态开展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人民武装、档案保密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残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聚焦自身建设,树立基层政府“新形象”。

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一心向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

始终做到依法行政一心为民。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民生实事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以赴谋良策、办实事、求实效。持续推进“八五”普法,严格依法高效行政,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拓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为民办件效率,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始终做到清正廉洁一心奉公。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紧盯农村资产资源承发包、土地利用、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加大“三公”经费控制,严格压减非正常性支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站在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创新思维、锐意拼搏、团结一心、务实作风,奋力开启万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