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应急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应急管理局>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救灾> 灾害救援> 灾害处置
索引号: 11341702734952262G/202306-00065 组配分类: 灾害处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应急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宁国市推进信息化建设 持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6-02 发布日期: 2023-06-02
索引号: 11341702734952262G/202306-00065
组配分类: 灾害处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应急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宁国市推进信息化建设 持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6-02
发布日期: 2023-06-02
宁国市推进信息化建设 持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3-06-02 09:34 来源:宁国市应急局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智能化水平,我市积极谋划,推进各项防灾减灾信息化工程建设。

一是扩大气象扫描观测体系建设。2022年以来市气象局新建和更新二要素气象站60套,六要素气象站9套,基本实现气象站行政村全覆盖。新建宁国国家天气雷达站(X波段),实现地面1km高度的雷达扫描,弥补现有雷达低空探测中存在的盲区。该雷达探测半径为75km,不仅能实现重要天气系统的精细化观测,还能特别是对低层大气进行高时空分辨率快速精确扫描,及时有效获取短时强降水、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三维监测数据,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大大缩短滞后时间,可及时准确地掌握降水云团面积、水汽含量、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更为详实可靠的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对次生灾害的影响。

二是推动水利观测系统精细发展。近年来市水利局积极探索信息水利和智慧水利建设,推进我市溪桥等30座水库安全监测系统安装工作、启动农村供水智慧化监管平台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提升行业建管水平。全面建成105处水库自动雨水情测报系统,25处雨量站、3处水位站、60处视频监测系统,开启由“经验调度”向“智慧调度”转变。

三是建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补助资金,建设完成宣城首个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在线搜集区域雨量信息,结合干涉雷达遥感和光学遥感数据信息,建立预警预测模型和信息化平台。根据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岩土类型、地质构造等常量因子,以及气象部门提供的前期实况降雨、未来24小时预报降雨等变量因子,结合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子开展综合分析,提前24小时、3小时进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辅助指挥员准确做出决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下一步,将积极与省级对接,争取早日对我市前期布设的普适性监测设备实现联通互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打造“人防+技防”群测群防专业保障体系的“升级版”,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本着从城市安全运行的高度出发,市住建局将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与省委省政府推广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系统整合,统一纳入“数字宁国建设方案中,建设宁国市“一网一中心一平台”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有效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城市内涝等重大安全事故。该项目透彻感知城市运行状况,实现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为打造“数字宁国”奠定基础。

五是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市应急局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宁国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通过调查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信息,以及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矿山和危化品企业、公共服务系统、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区域抗灾减灾能力,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形成宁国市自然灾害防治一张图,最大程度上防范和减轻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的频发给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很多新技术可以应用于灾害应急管理领域,通过全时段监测,大数据运算,智能化处理等一系列科技赋能手段,将管理员从复杂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双腿和双手,并辅助管理员作出更加客观和理性的决策,极大促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后续我市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