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263J/202401-00007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关于宁国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1-05 | 发布日期: | 2024-01-05 |
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263J/202401-00007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关于宁国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4-01-05 |
发布日期: | 2024-01-05 |
—2024年1月5日在宁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小陆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宁国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省委建设“七个强省”战略部署和市委“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总目标,扎实开展“五个年”活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初步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增长7%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03亿元,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1.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紧抓项目“牛鼻子”,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五级调度机制,节点式攻坚、清单式督导、闭环式管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批重大项目取得较好进展。全市23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9.6亿元。省重点项目、宣城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开竣工项目数居省、宣城市前列。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龙潭抽水蓄能电站完成移民安置规划审查。
2.要素保障持续强化。保障项目用地9266亩,处置低效闲置用地1720亩,完成25.6万平方米房屋征迁、8360亩土地征收。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全年举办招聘会602场,招引外来务工人员4320人。强化和落实政策扶持,持续开展对上争取,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5.2亿元,到位上级涉企专项资金4100万元,兑现财政奖扶资金4.6亿元,落实税费支持政策1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5.73亿元,新增贷款78.6亿元。
3.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招商提质年”活动。成立5个驻外招商部,成功举办杭州、苏州招商推介会。总投资112亿元的仕净光能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当年投产,实现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5个,开工104个,投产83个,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唯一“浙商最佳投资城市”,首评首获“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全面落实“人才强市30条”,引进高层次人才14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176人、企业技师66人。
4.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宁阳西路、杨山路、染坊路等9条道路完成改造提升,南极东路、外环西路、宜黄线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中溪污水处理厂厂站建设和污水管网一期铺设,汪溪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使用,宁墩绿色食品产业园一期完成建设,梅林园区排水管网完成建设,建成110千伏吉利变、争光变。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加快建设宣城宁国化工园区(港口片区)配套设施,成立运营兴港化工公司。经开区获评首批安徽省碳达峰试点园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等试点示范。
(二)产业发展质效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1.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工业提效年”活动。鼎瑜智能底盘一期、保隆空气弹簧、亚新科NVH等重点项目投产,天成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裕华新能源汽车电容器等项目建成,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5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4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4家,顺利通过“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复评,入选国家级高性能密封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2.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3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4个。中鼎密封件等项目成功纳入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清单。持续推进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和安工程(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兑现135家企业科技创新奖励资金802万元,“科技贷”全年累计放款资金6800万元。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04%。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称号。
3.两业融合扎实推进。拓展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业务范围至全市所有主导产业,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共建宁国化工园区中试基地,建立有效产学研合作50余项。实施工业数字赋能行动,新建5G基站177个,完成中鼎密封件、裕华电器、世轩科技5G场景应用设施建设,推动67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云燕食品获评省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宁阳控股上市公司博世科落户宁国,金鑫电机完成新三板挂牌,桑尼泰克、东方碾磨上市步伐加快,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5亿元。
(三)和美乡村加快构建,城市更新成果显著
1.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年”活动。新建城市停车泊位5157个,充电桩83个,改造城乡集贸市场4个、老旧小区23个、背街小巷22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高铁宁国南站及站前广场完成主体工程,4条道路建成通车,3条道路完成改造提升。建成城市滨河绿道及沿河景观等工程,启动文创中心、东津河堤防等工程建设。河沥溪历史文化街区完成启动区41栋房屋修缮、正街管廊建设和核心运营团队组建。新增城市绿道13.6公里、口袋公园1个、道路节点景观8处。
2.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年”活动。实施三变改革项目412个,50万元以上强村达90个。聚焦“粮食安全”,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撂荒地3780亩,找回耕地1.45万亩。新增山核桃托管经营1.1万亩,“小山变大山”改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两品一标”认证11个。建成省级中心村6个,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山门村入选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3.城乡融合水平提升。完成11处集镇水厂、22处集中供水水站提升改造,99个行政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惠及群众29.5万人。完成1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城乡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累计投放新能源公交144台,开通线路76条,覆盖延伸所有建制村。加快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成9个乡镇物流服务站、34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点,实现“乡镇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实施移民后扶项目30个。
4.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水质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首轮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10家。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水阳江上游水生态修复一期治理工程,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3处,改造维修6处。建成兴宁路综合能源站、1座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备案光伏发电项目127个。严控“两高”项目,全面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
(四)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激发
1.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签约5个产业合作项目和5个重大投资项目。积极支持企业在沪苏浙地区设立研发飞地,中鼎减震在青浦设立上海研发中心,晨光精工在昆山建设研发大楼和中试基地,新宁新能源在杭州未来科技城设立径向式汽轮机研发实验室。在2023长三角体育休闲博览会上,宁国“皖南川藏线(宁国段)”“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开通宁国-安吉跨省毗邻公交。
2.互联互通水平提升。深入开展“交通会战年”活动。宣绩高铁及皖赣铁路改线工程加速建设,宁国至临安城际铁路完成预可研。宁安高速正式通车,宁旌高速启动建设。西北外环一期建成通车,西北外环二期、东北外环、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二改一”、“皖南川藏线”提升工程启动建设。改造提升农村道路104公里,南部山区东西向通道、方胡路加快建设。青龙湾通用机场二期扩建跑道硬化部分已完成。
3.文化旅游亮点纷呈。加快推进“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建设,完成东入口集散中心大楼主体、储家滩景区草坪铺设和灯光亮化、高峰山景区改造提升建设,3处观景台投入使用,完成“皖南青藏线”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红杉林获评中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成功举办“皖美消费·春游宁国”越野季启动仪式暨云尖公路发布会、夏游宁国亲水季启动仪式暨青龙湖欢乐水世界开业仪式等系列活动,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全年接待旅游10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5亿元。
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率先在宣城市整合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统一受理28个部门920个政务服务事项。启动“数字宁国”一期项目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完成60个单位800余个系统资源归集,夯实服务基础。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压缩办理环节,实现7个环节半个工作日办结。推进“三端”能力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常态化开展“访千企、解难题、优环境”活动,累计办理企业诉求961个。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1.人民生活持续向好。扎实推进省定民生实事和暖民心行动。大力推进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担保,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49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50个,落实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9户、棚户区改造120套,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957套。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20.5亿元。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8240万元。
2.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落实省、市促消费专项行动,开展两批次“品质生活 乐享宁国”促消费等系列促销活动,狠抓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发放消费券400万元,带动各类消费5762万元,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落实房地产调控“一城一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碧桂园四期、西湖一号、鸿儒世家顺利交付。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全年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30余家。
3.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平安宁国建设,侦破涉黑涉恶九类刑事案件23起,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总体平稳可控。高压态势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破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107起,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金额数持续稳定下降。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建成宣城航空护林站、东部片区应急消防救援站,完成餐饮行业醇基燃料、城乡自建房屋和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
4.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幼城南分园、二幼凤形分园、宁阳学校河沥校区小学部和上师三津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3所幼儿园“民转公”,安机电宁国专业学院获批,安材学校以第一名成绩跻身全省A类优质中职学校。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顺利创成国家健康市,新增5个长三角名医工作室,邵逸夫医院宁国分院挂牌运营,市人民医院建成李方财名医团队骨科工作站,市中医院成功加入长三角康复联盟,建成韩明向国医大师工作站。粮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对台工作、侨务、外事、文学艺术以及供销、烟草、气象、邮政等工作扎实推进,老龄、科协、关心下一代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成绩。
202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居第60位,延续争先进位态势,继续保持全省第1。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的速度不快、质量不优、动能不足,与长三角发达县域相比,差距较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一是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宣城市平均水平,但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发展质效有待提升;二是新招引的项目不够大、数量不够多,技改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长期低位运行,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力度不够强;三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快,吉利、仕净等重大产业项目对指标增长作用尚未显现;四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加大。
二、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目标
(一)2024年经济形势分析
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从挑战看:国际方面,俄乌及巴以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矛盾激化,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对我国外贸出口,特别是对涉案产品的企业、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国内方面,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原材料价格上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消费疲软、投资走弱、出口低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复苏的节奏。自身方面,中小微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偏低、抗风险能力差,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市场竞争力较弱。招引的项目数量不够多、投资不够大、层次不够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从机遇看:国际方面,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深刻调整,宁国外向型经济或面临直接影响,需加快重构产业结构,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将“危机”化为“机遇”,提高价值链水平。国内方面,国家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陆续出台的“促进民间投资17条”“民营经济31条”“认房不认贷政策”“吸引外商投资24条”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有效刺激消费需求。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2024年要扎实做
(二)2024年工作目标
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字当头、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总目标,狠抓项目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工业提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招商提质、交通会战“五个年”活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打造具有产业竞争力、城市吸引力、区域影响力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中小城市再立新功!
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三、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全力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突出项目引领,全力做强发展动力引擎
1.全力攻坚重大项目。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利民惠民、关乎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建成80个以上,谋划新增省级以上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坚持项目分层分类联系调度机制,优化“周六要素会商”机制,全流程保障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加快推进247个市级重点项目,吉利宁国动力电池、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竣工投产,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龙潭抽水蓄能电站、万家水库启动建设,协调上坦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招商提质年”活动。立足“1+4”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重点区域,深化与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大型民企交流合作,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依托化工园区,招引一批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等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质量考核评价、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优化全流程代办帮办服务。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以上,其中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百亿级项目实现新突破。
3.高效保障要素供给。加大外来务工人员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支撑政策,力争全年招引外来务工人员3500人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1200人以上。持续开展对上争取,多渠道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大力推广退税贷、税融通等业务,力争新增贷款45亿元以上。强化土地供给,力争完成房屋征迁26万平方米、土地征收6500亩,保障土地供应4200亩以上,处置闲置土地1500亩以上。
4.做大做强园区载体。持续推进经开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做大做强工业发展主战场,支持经开区工业企业实现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建成110KV嵩合变,加快推进河沥溪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提升外环西路等5条道路和汪溪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建成化工园区热电联产、危废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东津特色产业园建设,编制完成中宁梅区域性规划环评,建成运行中溪污水处理厂、LNG气化站。
(二)加快产业升级,全力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1.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工业提效年”活动。促进“小升规、规达专”,激励规模企业“上台阶”,力争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个。全面建成宁国时代动力电池和仕净光能项目,开工建设鼎瑜智能底盘二期、中鼎精密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德特威勒高端橡胶密封件等项目,建成投产桑尼泰克轻量化零部件、中奕橡胶等项目。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以上。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并重,扎实推进经开区“两业融合”试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数字诊断、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产业,建成金津肉业、恒满食品、康宁悦康等冷链物流、应急物流项目,启动数字化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完善上市企业培育梯队,支持桑尼泰克、东方碾磨A股上市,新增辅导备案企业1家,直接融资25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
3.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省级研发平台3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位居省级前列。支持“宁国智谷众创空间”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中鼎密封件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户,达成合作项目20个以上,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个。持续推进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安工程(宁国)成果转化中心建设。
(三)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提高交通通达水平。深入开展“交通会战年”活动。宣绩高铁及皖赣铁路改线工程正式通车,加快宁泾高速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宣桐高速仙霞互通,加快建设宁旌高速、西北外环二期、东北外环、G329小汪村及梅林段“二改一”,完成南外环“二改一”建设,全线贯通南部山区东西向通道、方胡路。完成青龙湾通用机场二期改扩建,开通宁国至上海、合肥等低空航线。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63公里、危桥4座,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9.6公里,争创省级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提升开放合作程度。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深度融入南京、杭州都市圈,加快推进宁国—安吉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积极承办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引导更多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更加深入更大范围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成运营保税仓库、跨境电商产业园,力争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力争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50个。
3.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度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长三角休闲自驾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皖南川藏线”“皖南青藏线”旅游度假区建设,建成“皖南川藏线”美丽公路,运营东入口集散中心、西村精品酒店、宣石博物馆,加快推进山门景区创建4A级景区,实施红杉林景区提升和板桥村景区化打造,启动东入口改造提升和恩龙文旅康养二期、真也天境二期建设。完善公路服务设施,加强交通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度假区衔接,新建旅游配套停车位500个、观景驿站3个。
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扩大长三角“一网通办”范围和深度。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极简审批等改革,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省通办服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持续提升。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中介机构行业监管,完善推行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制定出台2024版对标提升举措,推进行政审批“三减”“三极”,力争各项指标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四)聚焦宜居宜业,全力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1.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年”活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以上,改造撂荒地3200亩。持续推进山核桃产业振兴,新增“小山变大山”1.5万亩。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1家,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持续实施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除险加固小型水库8座、治理塘坝10个,实施偏远山区小微供水保障工程149处。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标准建设省级中心村6个,完成50个重点自然村“五清一改”整治,新增省级和美精品示范村3个。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40个。
2.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年”活动。启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高铁南站站前广场及周边路网建设。整体推进文创中心、文体中心、智慧中心、研学中心建设。建成通车龙潭路等3条道路,启动建设振宁路西延等4条道路,改造提升南山东路等6条道路,新增城市停车泊位5000个、充电桩12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背街小巷治理10条。实施城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7.9公里、改管2.2万户。建成凤形公园和1个口袋公园,新增城市绿道5公里。
3.持续深化环境保护。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扎实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化城市垃圾处置,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持续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确保空气优良率、PM2.5平均浓度保持“双达标”。开展水质管控工作,确保水质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经开区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严控新增“两高”项目。
(五)突出共建共享,全力推动民生福祉提升
1.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持续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推进落实“宁呼我应”及信访工作,依法高效妥善处理和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违法犯罪。深化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扎实推进“八五”普法。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创业保障制度,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多渠道拓展市场化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7900人。构建互通、互联、互补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推进省级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创建,实现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向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稳定纳入保障范围。推深做实积极生育和人口发展工作,建成公办托育机构,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
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启动城北医院、市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迁扩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探索创建高职院校,完成宁阳学校河沥校区初中部建设,启动新一轮乡镇中小学合并。争取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持续做好省定民生实事和暖民心行动。扎实做好粮食、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移民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宗教、对台工作、侨务、外事、文学艺术以及供销、烟草、气象、邮政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老龄、科协、关心下一代和红十字事业等工作。
名词解释
1.专精特新(第3页):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2.科技贷(第4页):政府以通过承担部分贷款风险的方式,达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贷款给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模式。
3.中试基地(第4页):新产品中间试验的场所,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
4.两业融合(第14页):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5.城市更新(第4页):通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打造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
6.小山变大山(第5页):指针对林地权属碎片化,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以村民组为单位,统一经营措施、统一交易标准,由林农自发通过托管、转包、互换等多种流转形式,降低每户山场块数,提高劳动生产率。
7.两品一标(第5页):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8.“两高”项目(第5页):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9.无差别综合窗口(第7页):政务服务平台任何窗口都能受理该中心全部办事事项,并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政务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10.三减、三极(第16页):“三减”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三极”指极简、极速、极便。
11.五清一改(第16页):指清理农村黑臭水体,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无功能建筑,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12.“宁呼我应”(第17页):指通过现有官方平台等渠道甄选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督办快处,畅通听民意、解民忧的机制。
主办单位: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宁国市西津街道市府巷1号
邮编:242300 运维电话:0563-4116396 网站标识码:3418810033
皖ICP备05001192号-3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030号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