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市委依法治市办有关工作要求,我局对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建设。2023年,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并指定专人负责法治建设工作。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与政务服务、执法监管、数据资源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本局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学习。结合本职工作需要,本年度,先后修订完善了《宁国市招标文件全面审查制度》《宁国市政务服务“首席问题官”制度》等制度,并严格规范依法行政决策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2.加强学习教育,夯实法治思想基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党内法规等列为中心组、党员干部年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党章、宪法、民法典、退役军人保障法、公务员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安徽省大数据发展条例》《安徽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与部门业务相关的法律规章。
3.加强对本系统法治建设、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职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面向机关干部职工和前来办事的广大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法治教育,尤其注重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门户网站、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移动端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4.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一网一门一次”和综合窗口改革,实现28个部门920个事项进驻“无差别综合窗口”,推进“一窗通办”。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等工作制度,设置“跨省通办”“异地代收代办”等窗口,与浙江安吉、南京建邺、池州贵池、六安霍山、浙江桐庐、江苏宜兴等地达成跨省通办合作,与上海市奉贤区合作搭建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平台,为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提供便利。
5.规范执法监督。2023年度本局办结行政处罚案件3起,罚款企业3家,共处罚款180.97万元。严格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所有处罚决定均经过法制审核。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3年单位负责人参加出庭应诉8次,出庭应诉率为100%。
6.创新标后综合监管。邀请市纪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我市部分重点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会同市纪委监委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5个检查组,对38个2022年6月以来1000万元以上在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履约开展“回头看”,重点对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合同履约、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发现问题的17家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对10家企业进行信用记录。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以来,我局在法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统筹推进对本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的督促指导工作还不够。少数同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每年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针对性意见提的不够。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结合的不够密切,创新开展工作仍有欠缺。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来安排,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严格规范管理制度,扎实开展依法政务服务工作。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全局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显著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讲话精神,局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执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进一步加强学习,开展法治宣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抓法治学习,结合多种学习方式,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学法力度。抓工作落实。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法治宣传,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活动,加强市民之家大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2.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广“皖事通办”,拓展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快捷办理。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服务,推进自助服务覆盖政务服务场所,上线更多高频“自助办”事项,提高“自助办”便利度。推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代收代办模式,开展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及便民服务下沉基层,实现跨层级办理,逐步达到“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省通办”。继续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挖掘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更大程度提高异地办事效率。
3.进一步推进“数字宁国”建设。从“建设必要性、需求精准性、应用实效性、复制推广性”角度出发,全面提升信息化项目谋划水平。充分利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提供的云、网、算法和公共组件资源进行建设、运行,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加快“皖事通”“皖政通”“皖企通”三端应用程序的整合上线工作,实现常态化宣传推广及使用。
4.进一步提升招投标监管质效。加强弄虚作假、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净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投诉和举报的办理程序,优化网上办理流程,防止恶意举报影响交易项目的正常推进。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的业务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对招标人、投标人、评审专家、招标代理机构举办针对性的专项和法律法规等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202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