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围绕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做好以下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
1.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
3.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乡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乡、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乡、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
(二)增收为要,强化农业提质增效
1.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村股份制合作社作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2.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紧紧立足山区特色农产品,通过高端化、品牌化等举措提升农产品价值。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山核桃、竹笋等优质农林产品与基础较好的产业,积极发展花卉、富硒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中高端特色农业,培育龙头企业,创建名优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
3.积极开展区域融合。全力打造长三角的后花园及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更大的视野吸引长三角人、财、物等资源。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及康养基地;做好基础的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治理及抛荒耕地整治等,让农民拥有稳定的增收机制、美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社会服务,让农村成为生活的美丽家乡、生产的美丽田园。
3.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落实。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和农村宅基地改革,积极开展农村“耕地找回”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4、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
(三)科学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现云梯农民富、农村美。
1.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
2.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
3.特色旅游助发展。充分发挥我乡好山、好水的生态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融合流域水环境治理、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特色旅游,大力发展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农耕种植等农业体验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群众需求。
4.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四)绿色为先,践行“两山”理论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绿色”底色,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加大招引,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积极联系本地在外务工人员,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
2021-2035年云梯畲族乡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在建)情况表
单位:亿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单位 |
总投资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
项目状态 |
项目属地 |
1 |
安徽畲族风情特色小镇 |
旅游业 |
宁国市云投畲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2.8 |
项目主要对镇区内生态停车场、道路、污水处理、生态旅游公厕、旅游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对畲族特色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新建畲族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千秋畲族风情园和月季花博览园以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千秋畲族风情谷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漂流设施、度假酒店、农家乐、特产购物超市、民俗表演舞台、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5公里骑行步道等。(2)畲乡文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地5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月季花博览园,并围绕月季博览园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并配套园区道路、灌溉管网、蓄水池等基础设施。(3)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对小镇内生态停车场、道路、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生态旅游公厕、旅游集散中心等进行综合建设。(4)畲族特色民居保护。主要包括集镇老街改造和街道畲族特色民居改造等。街道畲族特色民居改造主要包括新建和原有民居的外立面改造,特色路灯改造,畲族文化墙建设等,形成浓郁的畲族风格。(5)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设1个畲族文化交流中心和3个文化广场,其中畲族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面积2000㎡,3个文化广场面积共计5000㎡。另外,根据国家“互联网+”工程总体要求,依托“互联网+”技术,实施畲族风情特色小镇“互联网+”工程,提升小镇内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发展智慧旅游;小镇“互联网+”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化网络平台建设和无线小镇建设。 |
在建 |
云梯乡 |
2 |
花溪谷项目 |
旅游业 |
安徽云沃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2.5 |
建设月季花博览园、游客接待中心、度假酒店、月季展销中心和游步道、凉亭、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 |
在建 |
云梯乡 |
3 |
尚村白鹿田园综合体项目 |
旅游业 |
安徽尚村康养民宿发展有限公司 |
1.2 |
项目计划占地约2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约15000m3。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建设康养大讲堂教室及教研室3000 m3,中医药(黄精、白术、前胡等)示范种植基地45亩;二期主要建设活动场馆1000 m3,直升机停机坪、景观广场、畲族养生文化体验馆1000 m3;三期主要建设山核桃林游步道、农产品电子商务楼10000 m3、利用现有闲置房屋改建民宿约200户及白鹿有机集市。 |
在建 |
云梯乡 |
4 |
将军关探险乐园(AAAA级景区建设) |
旅游业 |
宁国市双江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1 |
建设无动力野趣探险乐园、丛林穿越、新西兰无动力旱滑车、高空秋千、高空溜索、五彩滑道、步步惊心、蹦蹦云、树网等项目;扩建上码头游客接待中心、增设玻璃水滑道、小型水上乐园、玻璃观景台等项目,综合打造AAAA级景区。 |
计划开工 |
云梯乡 |
5 |
太子坑度假酒店 |
服务业 |
待定 |
1.2 |
新建一座20000平米的度假酒店。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6 |
康养项目 |
服务业 |
待定 |
1.2 |
项目建设地为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医养一体”新型养老模式的号召,让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惠及更多老年人,更好地造福社会,结合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现状,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以便更好的完善周边医疗、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愿景。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0万元,规划建设主要发展休闲度假、健康旅游、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私人护理等一体化康养管理平台。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7 |
天龙谷旅游度假区 |
旅游业 |
待定 |
3.5 |
项目建设地为云梯畲族乡毛坦村,总体规划建设皖南、浙北旅游胜地,以峡谷高山自然景观观光为基础,以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产品为核心打造成区域内独具特色的峡谷山岳自然景观观光、旅游综合型景区及休闲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50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以峡谷探险、瀑布观光为主;二期以观光栈道、山水景观木屋、索道廊桥为主;三期以酒店餐厅、山间温泉、户外拓展、高山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种植等建设为主。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8 |
宁国市东部(云梯)电子商务中心 |
服务业 |
待定 |
1 |
项目建设以花卉销售为主,笋干、山核桃等农副产品销售为辅的电子商务基地及物流中心。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9 |
宁国市(云梯)旅游集散中心 |
旅游业 |
待定 |
0.5 |
新建旅游接待中心,内含服务大厅400平米、游客休息室320平米、景区展示厅300平米、中心畲族风情广场1200平米、生态停车场、旅游观光车等。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10 |
汤公山旅游开发 |
旅游业 |
待定 |
2 |
项目位于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汤公山,依托汤公山万亩野生杜鹃花和自然景观,打造户外拓展基地,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
在建 |
云梯乡 |
11 |
农牧种养项目 |
农业 |
待定 |
2 |
特色林产品种植基地建设,畜禽特色养殖项目。 |
在建 |
云梯乡 |
12 |
农产品精深加工 |
农业 |
待定 |
2 |
山核桃、竹制品、竹笋精深加工项目 |
谋划储备 |
云梯乡 |
(六)共同繁荣,彰显畲乡民族魅力
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旋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畲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努力形成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传承畲族文化,彰显民族自信,加大畲族文化宣传和畲族特色旅游建设,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七)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1.严格落实民生政策。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2.办好文化服务大众。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运营机制,依托畲族文化展览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乡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