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收集机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
构建诉求收集“齐步走”机制。通过领导垂范“带头干”、部门联动“一起干”、现场问诊“点题干”等方式,让全市各层“动”起来,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收集”。
市委常委会赴宁国水泥厂、港口镇现场办公
建立部门联动收集机制。畅通网络舆情、政民互动、初信初访、12345热线、为企服务平台等“接诉”渠道,实现线上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推动“部门联动”机制,网信办负责网上民声舆情,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12345热线及人民网、政民互动留言问题,政府办负责“互联网+督查”平台、为企服务平台留言问题,公安局负责社会面重要警情及事件信息,信访局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问题,同步汇总上级交办问题。对须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纪检监察等法定程序解决的事项实施分流,安排分流途径按程序办理。
建立现场问诊收集机制。每月召开1次市委常委会现场办公会,收集企业需要市级层面帮助解决的电力供应、企业用气、道路交通安全等重要事项43项。每月召开1次政商恳谈会,围绕1个主题邀请6—8家企业参加,共收集问题37个。常态化开展“周六大接访”活动,“零距离”为群众诉求把脉问诊。2023年市委主要领导接待群众89批167人次,化解信访案件81件;市级党政领导接待群众277批491人次,化解信访案件251件。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包保责任,化解中央信联办交办积案5件、省交办历史积案8件。
建立领导一线收集机制。坚持“一把手”亲自阅件批件,全面收集掌握各领域民生诉求。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每封群众来信都亲自关注并逐一亲自交办,安排专人督办,有效提升了办理效率。对群众诉求涉及领域进行分析研判,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物业管理等14个方面。2023年,市委主要领导共批阅《宁呼我应》103次、群众来信899件,问题化解率99.11%,群众满意度98.78%。
二、建立“四早四快”全流程处置机制,回应群众所望所盼
以“快速解题”为目标,构建“早预见、快研判,早受理、快办结,早回应、快复盘,早督查、快闭环”处置机制,将群众诉求从耳畔转移到指尖,全渠道回应群众所望所盼。
启动城市滨河绿道及沿河景观建设,打通群众身边的“幸福通道”。
联动快办理顺办理流程。构建各部门联动解决民声诉求体系,理顺“接、转、办、督、考”诉求办理流程。坚持早预见、快研判,对各类信息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抓取、第一时间受理。坚持早受理、快办结,对能够立即解决的民生急事小事当日处置到位;对需要调查核实的事项,7日内给予反馈说明进展。坚持早回应、快复盘,在民声诉求办理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做好正面回应。坚持早督查、快闭环,定期督查复核,确保群众反映问题销号归零。2023年,编发《宁呼我应》168期,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788个。
全程督办形成工作闭环。开展“拉网式”检查,将定期组织“回头看”和不定期暗访核查有机结合,防止民生诉求办理“打折扣”。每月分析总结,定期盘点本级民声诉求办理情况,分析在落实政策规定、职能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改进措施。聚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事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进行实地核查、暗访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承办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给予全市通报批评。2023年,开展民声诉求专项督查120次,编发《督查快报》110期。
精准优办提升民生温度。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既重视“有没有解决”,也重视解决得“好不好”,不断消弭群众需求与办理效果之间的偏差。建立回应回访制度,对群众评价办理“不满意”的诉求,专门建立“不满意”台账核实回访,对存在明显疏漏和未落实的,认真妥善处置,让办理的“颗粒度”更细一点。对超出法律法规、受政策限制等原因导致“不满意”的,做好解释工作。针对多渠道交办的同一事项,各责任单位安排统一归口办理,规范答复和上报口径,确保一致性。2023年累计回访800余次,确保办理质效。
三、探索“源头化解”全方位治理机制,解决群众所急所需
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从“被动处理”转向“源头化解”。
甲路镇为民服务中心。
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将游离散失的各类信息用好,编发民声舆情综合分析报告,做好风险评估预警和防范处置。市委主要领导3次召开会议研究宁呼我应办理工作,以“四不两直”方式赴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实地了解群众反映问题,切实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针对群众办事成本高问题,打造“全城通办·为宁分忧”基层政务服务品牌,让59个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办事不回乡、就近即可办”。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服务管理难题,开展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调处纠纷151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企业诉求“小事”不小办,打造“徽常满意·在宁舒心”为企服务品牌,构建“创新智慧”的产业生态、“相互成就”的创业生态,跑出诉求办理“加速度”。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建成人力资源产业园,招引外来务工人员4320人;成立工匠学院,开设中职学校企业订单班和定向培养班8个,助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出台助企稳岗留工10条,2023年对企业推荐的23名高层次人才给予住房奖励。连续四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
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作风,开展高频共性问题专项治理。明确一类问题由一位分管市领导统筹,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整治、“飙车炸街”整治、二轮三轮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等专项行动。建立常态预警工作机制,吸纳4082名楼道长、650名保安员、45名“六老”调解员、178名治安信息员加入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组建15个微信群,深化群防群治,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实现赴京访“零登记”,命案“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