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宁墩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目前该镇7个行政村与安徽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润公司)、安徽天然居竹木业有限公司等11家重点企业精准对接、共同发展,促进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村民增收,在村企“双向奔赴”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年底将近,在位于宁墩镇纽乐村的安徽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冲压电焊、油泵、喷涂车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来到偌大的总装车间,三条装配生产线上是两百余工人的辛勤的身影,其中就有纽乐村村民杜庆祝。
宁墩镇纽乐村村民杜庆祝:“ 我家住在纽乐村,在这里上班已经十三年了,这里离家比较近,能照顾到家里,比较方便。”
通润公司主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商用千斤顶、汽车用支架及延伸产品,2023年实现产值2.2亿元。在通润公司,像杜庆祝这样在家门口上班的宁墩镇村民还有两百余名,占全厂职工总人数的约64%。人员“双向互融”,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实现了村民就业增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赢”。
初冬时节,走进宁墩镇宁墩村的安徽天然居竹木业有限公司,升腾的水蒸气氤氲着,空气中飘来一股竹子的清香。这家企业以生产销售竹栅栏等竹木制品为主,年收毛竹27000立方米,年产竹栅栏4万立方米,其竹木制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出口创汇50万美元。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通过宁墩镇搭建的村企对接平台,公司还与黄岗村、南阳村结对开展消费帮扶,把竹资源变为竹经济,帮当地村民走出了多年来毛竹滞销的困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安徽天然居竹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叶:“自村企结对共建以来,我们安排了十多个收购员,到当地黄岗、南阳等村收购元竹材料,每天在三万斤左右,价格也达到了五到六毛一斤,帮助村民解决了竹子难销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五六十个就业岗位给当地村民。”
宁墩镇将“万企兴万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把企业的力量和乡村的需求匹配好、对接好,联结“企”与“村”,衔接“帮”与“兴”,实现村企共赢的升级迭代。
宁墩镇党建办主任彭元:“今年以来,宁墩镇积极搭建村企共建平台,找准村企发展共同点和利益结合点,目前辖区7个村与11家重点企业实现结对,在农产品收购、吸纳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宁墩镇将继续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进一步加强企业与乡村的合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黄瑞莉 汪 勇
一审:周小祝
二审:凌 欣
三审: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