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教体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503-0000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宁教〔2025〕1号
成文日期: 2025-03-04 发布日期: 2025-03-04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503-0000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宁教〔2025〕1号
成文日期: 2025-03-04
发布日期: 2025-03-04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04 10:47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中小学、幼儿园,局机关各科室、二级机构

现将《宁国市教体局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2025年3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国市教体局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放松

注重学习“强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发挥校内红色教育基地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围绕中心“强引领”。围绕中心工作,打造“党建引领,促教提效”党建品牌。强化基层党建,创新开展“党建+行动,推动一校一品,加快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学校党建示范点建设,分类、分层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党员领衔“强队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员红黄榜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党员教师大练兵、党员领衔教学大赛等活动,实施党员名师培养工程。严明纪律“强作风”。持续推进1+3+N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风学风、行业行风。

二、提升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一是城区学校扩容。改扩建宁阳学校教学楼,改造第一初中教学楼,扩建津北小学初中部;二是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硬件投入,进行农村学校宿舍、食堂标准化建设;三是建立校共体设施资源库,实时登记各校设备,按需调配,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常态化开展学校财务检查,全面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行县域校共体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创新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师管理改革。根据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和区域流动新形势,前瞻性研究教师配置应对方案。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紧缺学科教师培养和招聘力度,有序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学校综合考评改革。紧跟时代要求,围绕中心工作,优化学校、幼儿园综合考评体系,实施“减负提质”综合改革,切实为基层减负。 

四、统筹协调各类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持续推进安徽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建设和学前教育安心托幼行动,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形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指标加强整改,争取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惠县”宣城市和省级评估认定。高中教育优质多元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和招生规模。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格局。职业教育创新融合。深化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职业学校技能培训,积极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发挥宣城工匠学院职能。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化解办学风险,促进民办教育内涵发展。继续开展营利性民办学校“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

五、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教科研支撑。扎实推进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示范区创建。印发《宁国市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六五”模型实施意见》2.0版并抓好落实。推进省市教研项目基地建设,以教科研引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着力教师发展。组织开展第二季“燕津擂台赛”“校长大讲堂”活动;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及命题、说题大赛,提升教师命题“硬”实力。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放大名师“雁行”效应,引领教师成长。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效融合,以数智赋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培育优秀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整本书阅读知识比赛及初中生成语擂台赛等,提升学生语言文化修养。

六、全力守护校园安全稳定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防欺凌、防溺水、防网络诈骗等安全教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和素养。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开展校园餐整治工作坚持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宣教活动。进一步规范校园膳食资金管理和使用,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安全事故处置机制,完善处置预案,规范处置程序。严格落实中小学每月至少一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一次应急演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七、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强场地设施保障。常态化实施小区、行政村健身器材更新,满足城乡居民就近健身需求,持续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加大口袋体育公园、社区百姓健身房、健身步道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全民健身环境。加大赛事活动供给。完善县乡村三级赛事体系,建立部门主导、协会主体、社会参与办赛机制,拟举办各类体育健身赛事活动50项次以上。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落实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保障校内每天2小时活动时间。全面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狠抓达标测试提升学生体质。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足球联赛,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积极备战安徽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完成项目布局工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强化部门服务职能,支持体育企业扩大规模、影响,提升体育产业品质。丰富体育产业形态,着重发展体育休闲、体育制造、赛事表演等,打造一批体育精品路线、品牌赛事活动。

八、进一步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加强机关建设,统筹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公开、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深化改革、节能减排、双拥信访、档案管理保密等其他各项工作,发挥工会、关工委、团工委、妇委会等群团组织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