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规划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612-00901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宁国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3-04-15 发布日期: 2013-04-15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612-00901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宁国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3-04-15
发布日期: 2013-04-15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宁国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2013-04-15 00:00 来源: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宁国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1312在宁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宁国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工作主线,以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为工作基调,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强化年活动,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0亿元,增长13%完成财政收入30亿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增长16%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5.1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4.5亿美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1.16万元,增长16%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幸福125工程,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08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示范社4家启动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现林业总产值65亿元。被评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市)。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打造美好乡村示范点20个,成功承办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完成16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村庄整治点27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处。改造农村危房1271户。新建户用沼气池1500口,改厕1000。实施重点地质灾害点搬迁治理36处。稳步推进库区剩余山场确权发证试点工作,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000余万元

(二)工业转型步伐加快,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3家,总数达到18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近10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2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8亿元,增长21%启动“百企升级”计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46个,完成投资13.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数达到39家,位居全省县市前列。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全年专利授权610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6件。获准首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鼎股份中期票据融资成功发行,凤形、五星、聚隆3家公司上市报会待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上年减少1.5%,氨氮减少2%,氮氧化物控制在零增长。

(三)社会投资稳步增长,项目建设不断加强。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25%。招商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在建项目88个,投产项目52个。实际利用外资1. 3亿美元,增长33%。全市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已投产21个。58个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省级开发区扩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进入商务部审核阶段,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2位,蝉联“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称号。港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框架进一步拉开,被评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生态城区。宣宁高速正在加速路面施工,宁绩高速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宁千高速全面开展路基施工,宁广高速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宁安高速列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汪港公路路基工程加速推进。铁路西迁项目继续跟进,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初步设计通过评审220千伏太平变和110千伏玉屏变加快建设,110千伏平兴变建成投入使用。城乡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城市建设顺利推进,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及街区控制性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完成东风路改造,贯通市府巷,建成南山西路,完成宁墩西路路基工程。开工建设荷香路、观澜路,启动仙霞大桥建设和西津大桥维修,加快推进源水工程和三水厂二期建设。改造了二水厂和4000米老城区供水管网。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864套,建成1396套。改造了14条背街小巷。立案查处违章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预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增长8.5%。全年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亿元,分别增长14.8%26.8%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省定33项和市定12项民生工程任务,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6万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4500余万元。新增城市社区4个,完成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顺利完成,100辆智能化公交车已投入运营。新建、改扩建8所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445张。建成河沥溪、梅林农民工创业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授予全省“两基”先进地区称号。新建、改建乡镇公办幼儿园7所。高标准建成开发区小学,海螺学校整体移交地方办学。材料工程学校移址新建用地报批已经完成。新建成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医院住院综合楼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中医院住院综合楼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双拥、统计、审计、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企业运营难度加大,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大好高”项目偏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要素供给更加趋紧,土地资源限制、企业融资困难、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非常突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十分关键的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13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好中求快,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着力改善民生,继续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四化同步,突出抓好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强化年城市建设突破年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全省人均争第一、总量保领先、增速超平均,确保2015年实现“两个翻番”。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建议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为确保完成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努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一是着力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准确把握经济态势以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运行不出现大的波动。二是持续抓好企业帮扶。抓大、扶小、帮困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重点对困难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进行扶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重视小微型企业发展,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提升品牌和质量水平。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规范行业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筹建食品医药产业园,全力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力促一批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力争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建立动态项目库,不断提高入库项目质量。按照谋划储备、开展前期工作、新开工、续建四个阶段建立全市动态项目库,定期跟踪问效,并从中遴选100个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跟踪服务。二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努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一个项目、一套人马、责利挂钩的项目推进新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列入市重点项目的可直接办理相关建设手续,项目责任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工作,尽可能统筹安排、简化流程。三是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对上争取力求实效。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争更多资金投入我市项目建设。加快启动青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积极争取我市铁路西迁工程纳入总体线型设计,紧盯宁国-临安(杭州)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报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申报等一批事关宁国发展的大项目。

(三)大力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是加快载体建设。加速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全力以赴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南山园区产城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有力推进河沥园区产业特色化,进一步完善汪溪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启动梅林拓展区。确保开发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投产项目3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港口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速推进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和预期潜力,力争港口园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投产项目20个以上。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产业承接力度,坚持科学承接、集约承接、创新承接、绿色承接,着力在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上下功夫。组建产业发展局,构建“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产业招商新机制。继续做好大项目招商和企业招商,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好高项目。确保全年引进内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5%20%以上。三是扩大对外贸易。培育和壮大进出口主体队伍,帮助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贸易促进会和进出口孵化中心职能,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

(四)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一是不断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分别制定三大主导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以规划统领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企升级工程,加快中鼎新扩建、保隆汽车管件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汽车橡塑零部件知名品牌示范区。鼓励耐磨铸件企业推进战略性重组,积极打造国家级优质耐磨材料产品生产示范区。加快海成聚丙烯薄膜等项目建设,形成电子电器产业新优势,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以上,亿元企业10家以上。制定“两化”融合推进计划,注重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实施50个技术改造项目。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壮大山核桃、畜禽养殖等骨干产业,积极发展油茶等新兴产业,有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有效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省级河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小径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油茶农业标准示范区。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总部经济,深入开展安徽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市创建工作,支持信托公司、国投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发展,努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各业并举的发展态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

(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宁国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组建企业创新联盟,加大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二是深化产学研用合作。进一步完善院地(校地)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成效。扩大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三是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业中心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争取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升格为国家级。

(六)继续增强要素保障能力。一是着力破解资金约束积极争取、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和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资本金,确保资金用活用好。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多形式为企业和项目融资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和发行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力促凤形、聚隆、五星成功上市。二是全力保障土地供应。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继续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科学编制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和出让金清缴力度,支持开发区开展土地二次开发利用试点,力争全年清理盘活存量用地800亩以上。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快玉屏、太平输变电项目建设,完成三水厂二期工程,建设更为通畅的园区路网和城区交通网。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加速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紧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城市建设突破年活动,组团式推进凤形、河沥、南山、城北、汪溪五大片区建设。加快市府巷、宁墩东路、南山东路两侧旧城区改造。加快建设仙霞大桥,开工建设跨西津河两座步行桥,统筹解决河沥溪防洪及老桥重建问题,有力推进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园、景观带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规划启动总部经济集聚区,支持工商联商会大楼建设。抓好高速出口至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强力推进拆违、控违工作,遏制违法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政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继续增建停车场所,打通断头路。加快港口、中溪扩权强镇试点镇和甲路等中心集镇与小城镇建设,构筑城镇化新格局。二是不断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将美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有机结合,按照抓点、串线、连片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庄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培育特色文化村。继续开展“市乡联创、村企共建”活动,有效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成果,新增18个美好乡村示范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加快构筑现代交通体系。继续密切跟进铁路西迁项目力争宣城至临安(宁国段)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纳入我省皖江城市带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宣宁高速、宁绩高速、宁千高速建设,积极推进宁广高速和宁安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直升机场建设。

(八)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部位的环境保护和监管,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城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河道采砂治理成果。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宁港线省级森林示范长廊,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二是抓好节能减排。深入开展环保绿剑行动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加大对企业能耗监管力度。强化工业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大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治理力度,加强危险废物治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稳步推进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港口园区绿色生态城区基地建设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市)。

(九)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好45项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新开工公租房1385套,改造棚户区400户以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扩建9所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500张。新建村村通延伸工程140公里。完成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3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启动标准化屠宰场建设,强化食品检测。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新校区建设。建成市医院住院综合楼和急救中心项目。完成中医院、骨科医院迁建选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急救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村为主、民自治的计生工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支持民办体育事业发展。加快皖东南水上运动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深入开展联点共建活动。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高效权威的信访问题解决机制。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高效抓好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烟草、邮政、气象、地方志、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