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国市人民政府网站!

18beplay官网 问答知识库无障碍关怀版繁體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惠企政策
  • 文件等级

    市级
  • 信息来源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8-01 11:08
  • 重点内容

  • 浏览次数

宣城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 字体: ]

各县(市、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市直各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宣城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6月20日


关于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要求,加快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的营商环境,提高城市软环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省委常委会赴宣城市现场办公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践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理念,坚持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等地营商环境方面经验做法,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加快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力争“沪苏浙能做到的,宣城也要努力做到”,逐步打造与沪苏浙一体化营商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政务环境提升行动

1.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一单”标准化建设。落实事项清单同源管理和“全省一单”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全市一单”,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在市内同一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动同层级事项申报材料表单统一化、数字化、智能化。编制集成办理“一件事”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数据联动、动态调整。(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推进增值服务“一数赋能”。推动市域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和办件数据回传共享。深化一体化平台和数据工程试点,持续推进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市级节点建设,高质量开展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和数据开发应用。按照“数据要素×”行动要求,优化升级数据开放平台,强化企业分析建模所需政务数据接口的支撑能力,推动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跨领域融合应用。借鉴上海做法,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提升申报表单预填率,力争实现100个高频事项70%的申报表单字段“免填写”和“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核验的事项免于提交证明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三个免予提交。(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优化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高质量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确定的其他“高效办成一件事”。同时学习其他试点市经验,推进其他“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探索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借鉴浙江义乌做法,全面梳理市级实施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行政权力及依申请公共服务等各类事项中使用的证明,全面清理各类无谓证明,没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结合各部门提出的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证明事项替代取消方式,编制《证明事项实施清单》《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并动态调整,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的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实施工业项目“极简审批”制度。借鉴浙江湖州等地的做法,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探索推行工业项目“极简审批”模式,强化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重构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大幅压减办理时长、材料、成本对于非并联事项,探索建立“超时默认”审批制度,审批部门对办理手续齐全合法的工业项目报批申请,受理后未在公开承诺时限内办结,或作出书面告知延期理由且在延期承诺时限内仍未办结审批事项,视为该部门默认审批事项通过审批(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达机制。完善全市政策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将符合要求的政策及时纳入“免申即享”范围。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时,会同数据资源部门确认“免申即享”实现方式、会同财政部门审核财政资金保障情况。不断加强平台建设,按照“端口整合、一门受理”的原则,通过“皖企通”实现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网通办”。(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借鉴浙江衢州做法,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加大窗口授权力度,推动进驻事项实质运行、集中审批。健全综合窗口协同联动运行机制,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收件审查细则,提升综合窗口运行效能。深化市、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建设,结合实际落实企业诉求“挂号制”工作要求,健全咨询指导、帮办代办、诉求收办、跟踪问效等服务机制。借鉴浙江嘉善做法,推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模式,持续推进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健全长三角远程虚拟窗口,推出一批跨区域收件、跨层级审批事项。探索建设“一地六县”区域通办主题地图。(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优化办税服务。借鉴上海青浦做法,建设智慧办税服务厅和智慧微税厅,继续做强做实全市7大税费服务运营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7*24小时线上陪伴服务,实现“办中能问”“问中有办”“办问协同”。(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要素环境提升行动

9.推动项目报建清单化管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策划及出让阶段,明确土地出让前各项控制性指标及用地指标,形成控制性指标清单及项目出让用地清单。在项目立项后的申报阶段,根据立项信息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基本信息,一次性或分阶段提供审批事项清单、材料清单、联系人清单,同时采取免费代办等多项举措,提升项目报建透明度及便利度。(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动办、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地震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持续提升项目开工效率深入推进市县两级同步落实分阶段施工许可完善配套质量安全监管举措落实低风险厂房仓储类项目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制,优化项目开工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实行“三个一”(一套标准,一套人马,一次办结)联合验收模式。借鉴江苏南通做法,以工业项目为切入口,整合规划核实、消防、人防、工程质量竣工等事项验收标准。成立联合验收工作专班,按照“一家牵头,一窗受理,限时办结,集中反馈”的方式,一次申报,并联审批,争取一次性验收通过率不低于90%,原则上不超过两次。(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宣城经开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2.建立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周会商工作机制成立市工作专班,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会商会,对项目立项、用地、用林、用能、规划、环评、水保等前期工作涉及事项,以及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用工、资金等推进中涉及事项进行会商研究,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13.探索水电气网等管沟“随路先建”借鉴上海经验,建立健全“随路先建”配套机制,细化任务分工,结合市政道路新建项目,将随路水电气网等管沟同步提前建设到位。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信等企事业单位参与道路设计方案评审和竣工验收,保障设计和施工标准满足管线敷设要求,避免道路重复开挖。(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等市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深入推进省级及以上园区企业“开门接电”。加快电网配套项目规划建设,按照属地电力接入工程分担机制文件,提前延伸配电网至待开发地块,实现企业“入驻即用电”。深化重点项目用电报装全程代办服务,打造“高级客户经理团队”,建立“意向接电+约时送电”契约式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5.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面梳理“2+3+4”产业链上重点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招引,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开展“诚觅宣城合伙人·2024百所高校行”活动、外地务工返乡人员招引活动,常态化开展“2+N”线上线下招聘会和三级三方服务千企专项行动,做好求职用工对接保障服务。持续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台账,力争帮扶率达到100%,就业率超过90%。依托智慧就业-创业担保贷款系统,加快推进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增创业担保贷款全部在线办理。(责任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人行宣城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6.推动金融服务优化和产品创新。深化产融联动,持续用好“一链两行多企”对接机制,制定产业链企业融资“白名单”,推动产业链与主办行常态化对接,提升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持续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支持计划,深化“贷投批量联动”试点。借鉴浙江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做法,推动“绿税贷”业务在市域铺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人行宣城市分行、宣城金融监管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17.持续提升物流效能。推进“两步申报”,深化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推进宣城国际陆港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强与上海港合作,开通宣城至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运行宣城、黄山、池州海铁联运联动班列。落实好全省高速公路对进出宣城国际陆港的合法装载ETC套装集装箱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收费站点按批复收费标准的50%收取通行费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宣城海关、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持续推进集装箱运输“一单制”“一箱式”发展改革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2024年新开通5条“客货邮”合作线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市场环境提升行动

18.进一步破除隐形壁垒。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全面清理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经营主体登记负面清单和前置许可事项清单,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共同营造一流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19.坚持知识产权同等保护。开展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收集处理“春风行动”,帮助内外资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畅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渠道,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司法、仲裁、调解工作衔接,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0.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整治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制止政策措施排除、限制竞争。借鉴江苏做法,搭建公平竞争审查智慧化监测平台,辅助公平竞争审查,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新模式。在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落实“谁起草,谁审查”“谁制定,谁清理”,以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小切口”,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聚焦医药、建筑材料、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区域协作,开展南京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联合交叉检查行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1.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持续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等领域收费,推动明码标价,落实供电供水供气行业收费项目清单制。重点检查天然气管道运营单位不执行政府定价、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检查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继续收取明令取消的费用、收取不合理费用,以及向用户转嫁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供电公司、市文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2.实行处罚决定、信用修复、合规提示“三书同送”工作制度借鉴江苏苏州做法,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失信经营主体“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赋能即到位”改革举措,对受到一般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确保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告知率、有修复意愿且符合修复条件的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率、失信经营主体政策赋能知晓率都要达到100%。借鉴江苏南通“简案快办”新模式,推进市场监管执法案件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情节简单、证据确凿、无需多方查证即可认定违法事实,当事人认罚无异议的案件,依法快速处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3.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借鉴浙江杭州做法,深化“巡检”工作理念,依托“徽采云”监管平台,对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各类信息公告、采购合同签订及资金支付情况开展智能巡检,自动抓取违反公平竞争、公告不规范不完整、合同签订及资金支付不及时等问题。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提升采购活动监管质效。(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级预算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4.优化政府采购保证金管理。持续免收政府采购投标(响应)保证金和采购文件工本费。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不收取质量保证金以及其他没有法律依据的保证金。鼓励采购单位根据项目特点、供应商诚信等因素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借鉴浙江做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确需收取履约保证金的,最高缴纳比例不超过合同金额的1%。鼓励引导供应商优先选择支票、汇票、本票、保函等非现金方式缴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级预算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5.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公开。借鉴江苏南京做法,制定招标人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创新公共资源交易评标模式,开展工位制分散评标,推行“盲抽”、“盲选”、“盲评”评标模式。(责任单位:市公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6.优化交易平台服务。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优化“数字宣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实现各类交易信息“最多录一次”。培育社会力量提供交易文件制作等第三方工具软件专业化服务,推进平台服务由标准化向多样化、精细化提升。(责任单位:市公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四)法治环境提升行动

27.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借鉴浙江湖州做法,深入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电子送达作用。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支持法院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查人找物府院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推动“案—访比”“案—件比”等持续向好,更好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责任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配合单位:市委办<市档案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28.加强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扩大商会调解、“六尺巷调解法”仲裁程序适用,推广“握手言和”调解模式,建设“一站式”调解平台,探索优化特邀调解员聘任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多元化解纷体系。(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9.推动破产工作提质增效。借鉴浙江做法,实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通过破产案件管理平台、远程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债权人电子申报债权、召开网络债权人会议。建立健全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加强会商通报,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中的社会稳定、民生保障、资产处置、税收申报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破产依法、稳妥开展,围绕开立账户、解除保全、便利查询、财产处置、登记注销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提升破产管理人履职便利度。(责任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0.推动营商环境条例宣传贯彻落实。落实普法责任,加大对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贯彻力度,营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法治保障。责任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1.深化企业合规服务。做好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工作,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企业合规经营指导服务机制,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加强企业风险监测分析、预警推送,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合规体检”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人民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工商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推进企业合规制度适用,在办理涉企刑事案件时主动审查是否符合适用企业合规的条件,做到“能用尽用”。根据工作实际开展简式合规,对规模较小、合规问题明确、监督评估专业性要求较低的涉案企业,探索实行“简式合规”办案模式,即制定合规计划+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合规整改模式。(责任单位:市检察院,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32.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在起草相关涉企政策过程中,科学评估对各类企业、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程度、范围,充分听取企业和商协会意见,推动由“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使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司法局、市工商联;配合单位: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3.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严整治影响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准执纪执法。建立企业财产处置宽限期、“预处罚”等善意文明执行新机制。灵活运用查封保全措施,充分考虑被执行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等司法程序,对继续使用不产生重大贬损的经营性资产可以允许企业继续合理使用。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社会环境提升行动

34.全面推进信用+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机制,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重点领域监管相结合。拓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场景,持续推进双随机抽查与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将差异化监管任务占比提升至90%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35.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培育新增一批A级纳税人、环保诚信企业、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守信激励对象,帮扶推动一批主体退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引导完成一批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加大对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宣传培训力度,探索建立信用合规建设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柔性监管、触发式监管模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中级人民法、市税务局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6.健全政务诚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完善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府院联动”机制,实现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败诉、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全流程预警和常态化治理,对新增政务失信记录“零容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中级人民法、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7.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监督。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双向履约工作机制,加强事前评估、事中跟踪,强化合同履约全生命周期监测,着力破解招商项目履约难题。在全省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建成后,督促各地各部门按照要求将合同协议录入监管应用系统。(责任单位:市司法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深入开展惠企政策、招商承诺未兑现,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集中整治,加大企业投诉办理力度(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8.做好涉企舆情稳妥处置。建立健全涉企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强化涉企负面舆情发现、预警、处置、回应等相关工作。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企业家,以“舆论监督”名义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问题,加大防范谣言冲击企业品牌、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等工作力度。(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六)创新试点提升行动

39.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省级试点。高质量推进试点任务,拓展形成政务办事“一卡通办”、就医购药“一卡通诊”、交通出行“一卡通行”、文化旅游“一卡通游”、待遇发放“一领通领”、惠民活动“一卡通享”6类场景应用清单和便民服务清单36项,推动社保卡线上查询与线下办事,线上预约与线下入场等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卡通”服务。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40.积极推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省级试点。积极支持广德市参加全省首批“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全市高质量的经营主体发展总体制度框架体系,推动部分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长三角”先进地区水平,深入总结改革经验,打造长三角地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广德市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41.积极推进专利侵权纠纷先裁决后调解省级试点。推动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作出专利侵权纠纷侵权事实成立的行政裁决决定后,根据双方当事人意愿,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以专利权实施许可等为基础的调解协议,探索多元化解决专利侵权纠纷新路径。通过试点工作,切实提升行政裁决办案能力,在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经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

42.复制推广“证前指导”省级试点工作经验。及时研究总结泾县、绩溪县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制定扩大试点的工作方案。推动试点范围从泾县、绩溪县扩大至全市范围内,推动试点领域从2023年的6个行业调整扩展至餐饮服务、宾馆住宿、服装加工、网吧(网咖)、歌舞娱乐、汽车修理、废旧物资回收、预制菜生产等8个行业。各县市区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适当增加或减少试点行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43.打造“一县一品”特色营商环境。借鉴上海做法,鼓励各县市区、市本级开发园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和工作基础,在企业服务、政策服务、要素保障、诉求解决、监管执法、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营商环境关键领域,围绕“极优服务、极简审批、数字赋能、制度保障”持续对标提升,打造县域特色营商环境名片。(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

44.建立“双对标”提升工作机制。建立省内对标最优城市、省外对标一流城市“双对标”工作机制。各营商环境一级指标长单位要明确本指标领域对照追赶对象,跟踪收集沪苏浙、合芜滁等地出台的创新性、引领性政策文件,每两个月滚动梳理、复制推广一批新举措、新做法,推出更多营商环境“微改革”。(责任单位:营商环境重点指标一级指标长单位、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企业服务提升行动

45.持续完善“政商恳谈”工作机制。推动“政商恳谈”工作机制向各县市区、市本级园区延伸,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施行《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意见书》无署名机制,让企业家更加积极主动反映真问题、真反映问题;建立赴企业现场办公机制,丰富政商恳谈形式。(责任单位:市投促局、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6.强化营商环境感知体验。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顾问、营商环境体验员、政务服务体验员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多渠道多维度获取市场主体真实感受。深入开展“换位体验走流程”等活动,推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企业群众等身份,进行线上线下办事换位体验,引导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提需求、谈体验、评效果。(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7.常态化做好涉企服务。实行企业诉求“挂号制”,推进“企呼政应、接诉即办”,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为企业纾困解难。企业诉求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挂号”企业理解。企业诉求已纳入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司法程序、信息公开等渠道处理的,由牵头单位引导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办理。建立健全为企服务专员工作制度,为全市“四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农业龙头、重点外贸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配备为企服务专员,“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企业有诉求、专员有对接、问题能解决、结果有反馈”的工作闭环。责任单位: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宣城经开区管委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市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任务清单,压实责任,推动有关工作任务在本地区本领域落地实施,形成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市营商环境办要加强统筹协调,每两个月梳理通报进展。文件实施一年后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完善。

(二)坚持效果导向。牢固树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理念,以企业满意为第一评价标准,及时回应企业关心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与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沟通交流,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以企业需求促政策供给。

(三)强化宣传引导。完善营商环境季度通报、好案例评选等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共同讲好“宣城营商故事”,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